本篇文章4112字,读完约10分钟

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研究系列之二(海通宏观蒋超)框架

首先,人口红利的拐点和增长潜力的下降

经济增长的三大驱动力。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型告诉我们,经济增长来自三个主要因素:人、钱或技术。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有三个:一是持续的人口红利,包括来自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和新近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廉价劳动力;二是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巨大效率,包括对外开放和中国入世带来的效率提升。最后一个是高投资,包括居民的巨额储蓄以及外国资本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人口红利的拐点出现了。然而,2010年前后,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即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出现了下降的拐点。在2010年之前,中国每年新增约1000万劳动适龄人口,自2011年以来,这一数字没有增加甚至下降。

另一个是城市化率的拐点。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了50%的临界点。在此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但2011年后,中国的新城市化率降至每年1.2%。根据官方公布的农业就业人数,从2004年到2014年,农业就业人数每年减少1250万,2015年和2016年每年减少650万,这表明可以从农业转移的劳动力数量正在大幅减少。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经济增长潜力下降。随着劳动力供给的转折点,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已经明显下降。以工业为例。2012年前的30年间,中国工业就业年均增长3.7%,工业就业总人口从7000万增加到2.32亿。然而,自2013年以来,工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这意味着工业增长潜力大幅下降。

第二,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过去,我们依靠人口红利来促进经济,依靠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资金和出口。未来,我们将转向新的要素:人力资本、创新和改革。

1)创新是根本动力

创新带来新的需求。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创新会刺激新的需求。只要新产品问世或产品有新的功能,每个人都可以再次消费同样的产品。

改变你的姿势,再做一次。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它对任何拥有黑白电视机的人来说都是很棒的。后来,它被改成了彩色电视机。如今,电视必须具备网络功能,因为像齐帕所说的好节目都是在网络上播出的。另一个例子是手机。当我们在大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打电话到电话亭。后来,我们开始使用手机。第一部手机是诺基亚,很多年轻人以前从未见过,但使用它时我们感觉非常好,因为我们最终可以随时与人交流,它也可以作为一块砖。此后,各种智能手机出现了,比如iphone。从最早的iphone1到即将推出的iphone8,每个新版本都会有所不同。例如,屏幕更大,或者照片更好,或者速度更快,这鼓励每个人再次更换手机。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中国有巨大的创新潜力。中国未来的第一个希望是改进创新。在企业一级,过去几年确实取得了巨大进展。例如,华为、oppo、viva和小米手机已逐渐占领国内手机市场,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汽车继续畅销。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6年发布的全球企业申请国际专利注册的统计数据,中兴通讯(000063)和华为位居世界前两位,中国企业以18.5%的比例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6年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国企业在全球的份额为7.2%,居世界第四位,美国的研发份额以38.6%位居第一,但空.仍有很大提高从R&D资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中国在过去16年中约占2.1%,以色列以4.3%居世界首位,美国、日本和韩国均约占3%。相比之下,中国仍有很大的潜力。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2)改革开放提高效率

中国经济的腾飞源于改革开放,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源于政府向市场配置资源,解放了居民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活力,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改革开放仍然充满希望。

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改革的角度提出了六大改革,即国有企业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行政改革、土地改革和户籍改革。

1.国有企业的混合改革值得期待。

从2006年到2016年,我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从8000亿增加到1.17万亿,年均增长率为3.8%,而民营企业利润总额从3000亿增加到2.43万亿,年均增长率为23.5%,这充分表明民营企业的效率远远高于国有企业。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混业改革,将会有更多类似中国联通(600050)的混业改革计划,民营企业将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股东甚至控股股东被引入,这将有望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2.企业减税和资产增税。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基础。为了提高经济的竞争力,我们应该尽可能减轻企业的负担。

从美国的税收结构来看,它主要向居民征税。在过去的16年中,美国联邦政府的总收入为3.27万亿美元,其中1.55万亿美元来自个人所得税,另一个大的社会保险税也占了1.1万亿美元,而企业所得税只有3000亿美元,只占联邦政府总收入的9.2%。

从美国地方政府税收来看,其16年的总税收收入为9300亿美元,其中180亿美元的财产税约占2%,47%的营业税占4400亿美元,37%的个人所得税占3455亿美元,5%的企业所得税占467亿美元。

总的来说,美国税收的45%来自个人所得税,26%来自社会保险税,10%来自销售税,只有8.3%来自公司所得税。

相比之下,中国主要向企业征税。过去16年,中国税收总额为13万亿元,其中包括8.1万亿元的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1万亿元的消费税也由企业缴纳,这意味着中国税收的70%以上来自企业,而过去16年的个人所得税只有1万亿元,仅占中国税收总额的7.7%。

客观地说,中美税制结构的不同与税收征管能力的不同有关。美国有完善的居民税收制度,每个纳税人都有一个税号,个人的许多活动都可以通过税号进行,所以美国税务机关可以对居民的收入进行全面监管。目前,我国有企业的税收法规,所以对企业的税收比较强,甚至个人所得税都是由企业缴纳的。

企业减税和资产增税。然而,不同的税收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太重,最终会损害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居民承担的税收过低,特别是富裕阶层的资本收入不征税,这实际上会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刺激资产泡沫的出现。因此,中国未来税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逐步降低企业税率,逐步提高资本税,如房产税和资本利得税,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抑制资产泡沫。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3.开放资本市场,打破刚性赎回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因此金融市场的效率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潜力。

发展直接融资。过去,中国金融市场由银行等间接融资主导。与此同时,许多经济实体的融资行为得到了政府信贷的支持,资本市场的关闭也使得金融资源的配置失效。美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直接融资,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这使得金融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

几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逐步开放资本市场,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开放资本市场。展望未来,一方面,开放我国资本市场的步伐可以加快。在现有的机制下,如沪港通和沪港通,对资本流入国内资本市场进行投资没有限制,但对资本流出海外市场进行投资仍有许多限制,这仍将扭曲国内资产定价。

打破僵硬的救赎。此外,中国资本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打破刚性赎回,这使得许多金融机构打着政府的旗号进行投机,不受惩罚地高利率扩张,过度的金融繁荣也是资产泡沫和产能过剩的根源。

以日本和德国为例,它们的融资结构也以银行等间接融资为主。然而,德国经济长期繁荣,而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德国允许银行破产,而日本继续救助银行,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败。

因此,未来中国应放开金融机构的破产重组,打破金融产品的刚性支付,以期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强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4.进一步简化管理和权力下放,放宽行业准入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工业化实际上是一个各种产业逐渐向私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开放的过程。然而,在许多领域仍然存在严格的进入壁垒。

例如,汽车一直实行牌照管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以吉利和长城汽车(601633)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逐渐落后。

例如,在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都有严格的许可证管理,行业中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此外,教育、医疗、媒体等行业过去基本上由国有企业垄断。

在这些服务部门,私营企业的进入可能有助于提高效率。例如,金融支付曾经由银联主导,但自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出现后,大家都逐渐进入了一个无现金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方便。

5.土地改革:增加商业和居住用地,减少工业用地

中国的土地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商业和居住用地。这三种土地的租金差别很大。商业和居住用地的价值大约是工业用地的10倍,而工业用地的价值是农业用地的10倍。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实际上伴随着农业用地向工业用地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中国的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但工业生产效率却有了很大提高。

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型,土地利用也应由工业用地向商业和居住用地转变。

目前,许多大中城市房地产泡沫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土地供给结构不合理。例如,在过去的16年里,上海占据了27%的工业用地和30%的住宅用地。从全球经验来看,纽约、东京等大城市的工业用地一般不超过10%,而住宅用地占近45%。

这意味着在中国的大中城市,未来工业用地应该逐步减少,甚至现有工业用地应该收回,而商业和住宅用地的供应应该增加。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住宅用地供应,抑制房地产泡沫。

6.户籍改革:相同的税收,相同的权利,相同的租金和购买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而登记人口的城市化率仅为38%。21%的农村人口长期居住在城市,但他们无法享受同等的城市公共服务,这限制了他们的工作和消费。

因此,一方面,今后中小城市应全面放开户籍管理,让定居人口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在大城市,我们应该促进公共服务从登记人口向居民人口的扩展,并促进相同的税收、租金和购买权,使居民人口也能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

3)人口红利:从数量到质量

传统的人口红利是一种人口红利,但是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依靠农民工发展经济已经成为过去。

人口红利只是劳动年龄的概念,它存在于古代,但现代文明并没有诞生。现代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的普及。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中国劳动力的素质正在显著提高。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接近700万,但2000年前只有100万。大学生在劳动力中的就业比例正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

所谓“工程师奖金”,即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产业工人中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中高端人才数量迅速增加,这将取代过去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厂。过去,无论是高技术产业还是整体科技发展都缺乏重要的自主创新,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科研人员。从美国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当地科学家甚至移民研究人员,人才带来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

近年来,世界科学研究人员的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是这一增加的主要原因。中国有越来越多的R&D人。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年均增长率为20%,人口质量红利越来越明显。

第三,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型

人口结构对经济结构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消费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年轻人,我们对未来充满幻想,希望住在好房子里,开好车。这是我们年轻时的梦想,但当我们老了,这些东西只是浮云。我们想要的只是活得更久,活得更久。这反映了消费模式随年龄结构的变化,从房地产汽车到老年人医疗保健。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中国人口结构的拐点出现在过去几年。拐点过后,根据日本和韩国的经验,这意味着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将达到峰值,因为这主要与年轻人有关。在中国,如果房地产汽车真的走到了尽头,那么工业化在本质上也应该走到尽头,经济将进入一个从工业到服务业的转型模式。

1)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在工业化时代,工业企业往往是大型综合型企业,以扩大规模为主。然而,随着工业化的结束和工业进入股份制经济时代,传统工业在这个时候有两条出路,一是收缩供给,提高利润;二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效率。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日本,在工业化达到顶峰后,以专业商业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代,其增长率远远高于gdp增长率,其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我们相信,在未来,工业生产的上、中、下游可以独立成为专业公司。例如,上游R&D、设计和设备租赁;中游质量控制、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下游广告、产品销售、物流等。,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facebook在美国的市值接近5000亿美元,其主要收入来自广告。例如,过去公司的招聘依赖于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门,但现在有企业负责招聘,如畅快未来和智联招聘。过去,销售公司必须组织自己的物流,但现在他们可以依靠大型物流企业,如SF快递。过去,信息系统是自己构建的,但现在它可以去云。阿里和其他巨头已经提供了云服务。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2)生活服务业的兴起

在居民方面,是生活服务业的兴起。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尽管居民对食品、服装和住房的需求趋于饱和,但对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的需求却日益增加。

1.旅游消费:国内外互补

交通消费因其休闲属性不同于其他三类消费,其中最典型的是居民旅游规模的快速增长。

在过去的10年里,国内居民出国旅游的人数增长率一直在15%左右。2006年,中国居民出国人数为3100万,2016年达到1.35亿。扣除去香港、澳门和台湾的7000万人后,实际出国人数约为6500万人,人均出国人数为0.05人。然而,在14年里有6830万美国居民离开了这个国家,人均0.22倍。相比之下,中国仍然比空.有很大进步

从国内旅游业的角度来看,过去10年国内游客的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在12%左右,同期国内旅游业的年均收入增长率接近20%,远远超过同期13%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教育:需求非常强烈

在城市居民的各种新兴消费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所占比例位居第二。2016年,中国教育产业总投资达到9300亿元,但民间投资仅为2460亿元,仅占26%。优质民办教育资源短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优质民办教师稀缺,民办学校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上升;第二,择校权导致学区价格飙升;第三,很难进入高质量的私立小学。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网络教育已经兴起。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网络教育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目前,在线教育用户数量已达1.1亿。无论是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小学学生的k12教育、劳动者的职业培训,甚至是语言学习、出国留学、兴趣教育等等。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还有许多优秀的教育品牌和企业,如学习与思考、新东方等。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3.文化消费:票房继续增长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也是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性在于它的重复消费。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电影的票房(600,977)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26.4亿增长到16年的457亿,平均每年增长33%。17年来最新的《狼王2》已经成功挤进全球电影史上票房收入超过50亿英镑的前100名,而神话仍在继续。

4.体育消费:市场增长推动票房

超级联赛是主要职业体育联赛的代表。在2008-12赛季,中超联赛的门票收入没有超过1.1亿元。2008年,中超公司的收入只有1.68亿元,但2009年,由于反赌博,收入减少到1.3亿元。随着反腐败的推进和民间资本参与程度的提高,足球市场水平不断提高,赞助商的信心也有所升温。所有俱乐部也都增加了资本投入,引入了强有力的援助,而中超联赛的增值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带动了收入的提高。在过去的16年里,中超公司的收入达到了15亿元。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5.医疗消费:需求广阔的蓝色海洋

过去,中国经济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主,主要是为了满足15-64岁人口增长的需要。未来,随着64岁以上人口的增加,经济结构将以中老年人的需求为主导,相应的医疗和养老将成为主导产业。

2016年,中国医疗总支出约为4.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其中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为1.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年全球医疗支出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公共医疗支出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这意味着,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医疗支出,尤其是公共医疗支出,仍有巨大的空空间。

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老龄化意味着中国居民的医疗消费是巨大的。2006年至2016年,中国药品销售额年均增长19%,药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从10年的4.6%上升到16年的5.6%。

第四,从投资和出口到消费

最后,从支出方法来看,中国经济过去主要是由出口和投资驱动的。从2002年到2011年,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23%。11年后,出口增长率急剧下降,但投资增长率仍然很高。过去10年的平均年投资增长率高达20%。相比之下,过去10年消费品零售增长率仅为15%。

然而,随着近年来投资和出口的连续下降,16年的投资增长率下降到8.1%,出口增长率下降到-7.7%,零售销售增长率稳定在10.4%。过去17年,零售增速保持在10.4%,高于同期7.9%的投资增速和8.3%的出口增速。

从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来看,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中,年均贡献为47%,而过去六年的年均贡献上升到56%。

因此,随着投资和出口地位的下降,消费在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将继续上升。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和城市化进程的放缓,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将从人口数量红利转向人口质量红利,从货币驱动转向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生产结构将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变,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中国经济的需求结构将从投资和出口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这也代表了中国经济未来的长期发展方向。

标题:海通姜超:经济转型转向新要素 创新是根本动力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