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1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最近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关注。20年后北京会是什么样子?
根据总体规划,北京是首都、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北京城市的规划、发展和建设中,要深刻把握“首都”与“城市”、“容身之所”与“收获”、“缓和与升级”、“一个核心”与“两翼”的关系。
业内普遍认为,新时期北京城市定位明确后,首都将迈出全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步伐,更加注重长远发展,重在减量化和集约化,生态保护和多元调控,和谐与宜居将成为北京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
规划围绕首都的功能定位,从功能建设、空布局、城市规模、资源要素等11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严格控制城市规模的目标非常明确。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将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后将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将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将减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实施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双重控制,凸显了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首都的决心,并划出了红线和明确的时间表。此前,北京的交通拥堵、人口增长和环境压力等“大城市病”受到广泛批评。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北京城市规模将主要“缩小”。正如规划中所述,减肥、减负、减发展的重点是缩小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这将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的优化调整。
在此过程中,北京将继续释放其非资本职能,转移部分制造业和专业批发市场,降低资源和要素消耗,从而优化城市功能和空空间布局,释放空空间,提升资本职能和发展水平。
据业内分析人士称,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是与京津冀和熊安新区同步发展的顶级设计。注重协调发展,与熊安新区有效衔接等。除了交通方面的高效沟通外,做好产业分工、联系和协调发展,匹配和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是北京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规划实施的重点。因此,空在京津冀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更加清晰。
该规划提出,北京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北京城市规划和功能定位明确后,也找到了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先导和路径。
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意味着北京将以高端高科技产业为重点,积极吸收和聚集创新的必要资源。而一些一般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将有序解散。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北京臃肿的产业结构,减轻其负担,而且有利于与天津、河北形成有效的产业联系,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缩小天津、河北与北京的差距。同时,借助于河北省更大范围的空,可以更好地配置和消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
在非资本功能救济方面,大红门批发市场、动态审批和官方审批相继退出。在产业协同方面,北京、天津和河北正在共同打造一批合作示范区和合作创新平台。如河北省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廊坊京基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示范区等。
可以预见,未来京津冀产业格局将在发展模式上集约化发展,在协同机制上有序承接产业,优势互补,形成创新与发展的协调,共同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未来协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以规划为先导,通过改革打破行政壁垒和制度制度障碍,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共生极。这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应有之义,也是真正落实北京功能定位,形成新的集约型经济结构的重要环节。
先计划,后计划。规划强调要牢牢把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规划蓝图,以钉住钉子的精神做好规划的组织和实施。在未来20年的建设时期,中国将呈现一个拥有近1亿人口的世界级城市群。
标题:未来的北京城长啥样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