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7字,读完约3分钟

你的社区已经开始垃圾分类了吗?最近,垃圾分类在北京成为一个高频词。在最近的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这个“大事小事”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完善配套措施等后续流程建议的出台,垃圾分类已经登陆北京,进入快车道。

说到垃圾处理,最熟悉的概念是“分类”。事实上,垃圾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源头控制、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等一系列任务,处理链实际上很长。与末端分类相比,源头削减是基础。据粗略统计,中国城市人口每年人均产生700公斤垃圾。几天前,许多上海居民自嘲,被垃圾分类“逼疯”。事实上,经过仔细考虑,“罪魁祸首”是产生了过多的垃圾。在一定程度上,从源头上消减不仅可以直接缓解后续分类的压力,还可以间接遏制铺张浪费,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事半功倍的治理措施。

垃圾应该分类,源头应该减少

这个假设不是基于空,所以看看试点单位的“报告卡”。据报道,北京会议中心同时采取了多项措施,人均垃圾产量减少了30.6%。但是在显著效果的背后,这并不是一个真正惊人的大动作,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改进。例如,酒店房间不再提供“六小块”,仅这一项就能使每个房间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减少近一公斤。根据肥皂利用率高、用量少的特点,肥皂重量从30克降低到20克。从晚餐蔬菜中收集剩菜可以通过简单的再加工变成开胃菜...这些微妙的行动非常有效,废物减少量高达0+。

垃圾应该分类,源头应该减少

如果减少是垃圾分类的来源,那么简单而温和的人生观就是减少的“精神来源”。应当指出,善用一切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主义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有些人认为节约旧土、吃和穿到处都是排场;有些人追求“精致”的生活,把过度消费视为高标准。尽管每个人都有追求生活质量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资源的无节制消耗。此外,挥霍和透支消费并没有增加多少幸福,但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许多人已经注意到日本、挪威和其他国家在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很受欢迎。他们购买食物,谈论克,穿多年衣服,消除杂物,并主动做生活减法。如果你不乞讨,为什么不藏起来?改变生活方式,拥抱简单生活,将低碳理念转化为日常出行和日常消费,不仅是我们自身生活的解放,也是对我们生活环境的贡献。

垃圾应该分类,源头应该减少

目前,北京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北京会议中心减少工人数量的经历传达了一种思维的转变。有了这样一个衡量我们生活的绿色标尺,仍有许多地方可以改变。政府机关和单位的打印纸可以双面使用,商场和餐馆减少一次性餐具,快递企业不再追求过度包装,干净的餐具尽量在超市上市...每个人都一定会聚集一股不可低估的变革力量,把北京的城市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戎梵)

垃圾应该分类,源头应该减少

编者:纪爱玲

标题:垃圾应该分类,源头应该减少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