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75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莫莉
尽管全球金融业发展迅速,但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仍是亟待深化的领域之一。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金融监管差异造成的年度损失高达7800亿美元。这一结果是通过对250多名金融服务行业高管的调查发现的。在金融机构的年收入中,应对金融危机以来出台的各种监管要求的成本比率高达10%。从某个角度来看,7800亿美元的损失仍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因为这个数字主要是计算在不同国家执行不同规则所造成的损失,其中大部分是针对不同的系统、雇员和雇用外部专家的费用。事实上,监管规则造成的损失远不止于此——即使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公司通常也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管辖范围做出不同的决定。
这不是巧合。另一份报告还显示,企业高管预计,英国和欧盟之间的监管差异将导致英国退出欧盟后企业成本上升。该报告基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银行、保险、资产管理和资本市场高级管理人员的采访。联合会是一个与经合组织合作的商业协会。经合组织公共治理主管马科斯·邦图里(Marcos Bonturi)表示,调查显示,需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减少监管差异,这对企业而言代价高昂。
自上一轮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对危机的反思,全球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也在相当程度上得到加强。但迄今为止,全球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也不同程度地被拖延甚至停滞。例如,美国迄今没有履行承诺的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协议,巴塞尔二号协议和随后的巴塞尔三号协议都因各种原因被美国推迟。分析师表示,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接替奥巴马之后,他强烈主张“美国第一”的原则。一些美国官员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在巴塞尔委员会中的声音日益增强,发展中国家也迅速崛起,严重危及了美国的原有地位,美国逐渐失去了对巴塞尔协议三的控制。最近,美国资深议员质疑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20国集团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国际论坛的合法性。
第二,随着最后一轮金融危机的日益消失,合作意愿因危机的紧迫性而提前下降,全球民粹主义情绪高涨,这给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带来了新的考验。许多有识之士越来越担心,在上一轮金融危机期间,各国政府达成共识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拯救金融体系的良好合作氛围现在可能正在瓦解,因为与美国政治家的主要任务相似的任务已经转移到其他领域,如创造就业机会。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例如,欧洲最大的全能银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连续两年未通过美国的“压力测试”,尽管其主要指标符合德国和欧盟的监管合规要求。
一些专家表示,在后危机时代,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仍是当务之急。面对新一轮国际金融监管规则改革的挑战,中国不应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应善于抓住宝贵的窗口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平台,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的重塑,促进有利于中国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美国和英国都是以直接融资为主体的国家,它们在金融监管规则演变中的共同努力有其历史必然性。中国还应加强与有类似需求国家的战略合作,努力以区域监管合作的形式应对新一轮国际金融监管规则改革的冲击。
标题:全球仍需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