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8字,读完约3分钟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PBOC)陵川县支行大力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建设和环境保护,精心打造金融消费“绿色壁垒”,通过“站稳脚跟”和“无缝对接”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来解决金融消费者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金融收益感。

根据全县情况绘制蓝图

灵川县是省级贫困县,山深,发展落后。长期以来,存在着金融网点少、金融产品少、金融素养低等问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灵川支行真切感受到,只有大力整合社会资源,凝聚金融力量,从根本上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才能真正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自2011年以来,他们开通了山西省首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电子平台,该平台与县政府的网站相链接,使其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权益保护服务站”。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聘请各界代表担任监督员,随时反馈热点和监管意见。颁布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估暂行办法》,定期邀请相关单位、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环境保护进行联合评估。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全县初步形成了网络与实体、分散与集中、随机与规则结合、多维发挥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机制。

打造金融消费的“绿色屏障”

为科学环境评估设定基准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发《关于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后,分行立即抓住机遇,率先在山西省开展试点工作。支行围绕金融消费者、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三类主体,从金融消费外部环境、金融主体工作条件和社会评价状况三个层面和六个维度,以数字模型的形式构建了金融消费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进行了科学、全面、深入的生态扫描,找出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6年5月20日,他们邀请县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媒体参与,以现场会议的形式发布了山西省第一份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评估白皮书,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可。

打造金融消费的“绿色屏障”

金融生态增加活力

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评估报告的发布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灵川县支行的“名片”,其社会效应在近几个月逐渐显现。一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根据环评报告分析的薄弱环节,分行加大了消除金融业风险披露不足、融资成本不透明、金融服务不到位等现象的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内部制度和组织架构,确保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章可循、有责可查。第二,金融服务质量逐步提高。通过对评估结果的转化和应用,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主动提醒客户注意风险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大大增强,关系进一步和谐。三是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消费者保护工作机制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转变的综合作用下,全县金融消费领域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迅速解决。在最近的问卷调查中,消费者对全县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的满意度为91%,比评估报告发布前提高了8个百分点,全县金融消费的“绿色壁垒”更加牢固。

标题:打造金融消费的“绿色屏障”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