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2字,读完约3分钟

1月8日,在顺北油区称重室,灌装司机小刘将身份证放入识别箱,通过灌装管理监控系统对车辆进行自助称重。司机小刘兴奋地说:“感觉就像进了一家自助餐厅,减少了排队结账的时间,比原来方便多了。”

西北油田工区位于沙漠边缘,油气管道长,地形多样,油井分布广,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工作强度高,人员需求量大。同时,许多硫化氢含量高的井也给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很高的风险。

面对油田高速发展和用水水平提高的需求,西北油田以智能化建设为切入点,提出了大平台、大系统、大运维的理念。它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决策系统等先进技术,充分感知油田动态,为油田管理和控制安装“天眼”

采油三厂副总工程师周泉说:“目前,我厂80%的检查工作是由无人机承担的,22台无人机已成为全厂464口油井的‘检查维护者’。线路检查员只能在操作室才能清楚地看到井场和管道的安全性。”

在塔河第三采油厂,在胡杨和刘宏的灌木丛中,输油管道穿过它,在井场看不到人。只有一架银白色无人驾驶飞行器以低空的速度沿着管道飞行,执行检查工作。值班人员在采油三厂中央控制室,对井站和管网进行远程监控。

突然,值班人员发现TP33井在压井和吊泵作业过程中压力异常升高,立即安排人员到现场调查处理,前后不到10分钟就解决了管道超压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过去至少需要4个小时。

西北油田的员工情绪激动地说:“过去,我们每天都要准时、准时地巡视油井,我们忙着跑步。万一下雨下雪,井上有些意外情况无法及时发现。有了智能系统,油井就有了异常,这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室的监控设备第一时间发现。在井内携带10公斤以上空气体呼吸器的现象要少得多。”

围绕生产经营,西北油田建立了油气集输、注水、注气等专业系统监控,实现了油井监控、远程参数调整、无人机巡线、在线含水率监控和自动生成报表等功能。全面覆盖油区井站和管网的数据采集和监测,并可对每口油井进行智能分析。645公里油区管网实现智能诊断,提前3.5小时出现异常预警。油气生产信息化在中石化上游板块处于领先地位

西北油田:智能“云”为油田生产安装天空

第三采油厂副总工程师周泉表示:“单井状态诊断系统实施以来,整体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异常功率图检出率达到95%,单井安全环保风险降低80%以上。”

到目前为止,西北油田已经建立了ERP、PCS、FMIS等应用系统来支撑所有业务环节,连接生产、销售和供应、管理和财务,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和价值最大化。

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手段,完成了全覆盖的井站数据采集,建立了局、厂、管理区三级指挥中心,部署了统一的生产指挥系统,实现了跨越千里的高效指挥。19个中小型站段、28个变电站无人值守,1899口采油井实现远程自动控制,125个站段实现自动数据采集和全覆盖。与2011年相比,油气井数量增加了600多口,外来人员总数减少了1000多人,人均管井数量从0.37口增加到0.80口,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江琳琳)

西北油田:智能“云”为油田生产安装天空

编者:张嘉诚

标题:西北油田:智能“云”为油田生产安装天空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kj/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