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45字,读完约9分钟

8月15日上午,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铜川市委常委、铜川市常务副市长严为佳、铜川市委书记、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晓刚应邀出席“努力赶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并回答记者提问。会议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林兵主持。

铜川是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首批工业城市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铜川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为国家贡献了上亿吨煤、水泥等资源。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转型发展成为铜川固有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铜川实现了显著的转型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绿色模范城市、中国循环经济十大绿色发展城市、中国首批最具特色和魅力城市、中国最幸福城市等荣誉称号。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共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指出,赶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殷切希望。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铜川的转型发展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赶超的现实责任。这是铜川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命题。

铜川创建于1958年,是陕西省第二大省会城市,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诞生的首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期间,王石澳煤矿和耀县水泥厂两个国家重点项目的落地,确立了铜川西北部能源建材基地的地位,也开启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程。在计划经济时期,铜川的煤炭产量曾占陕西省的70%,建国以来为国家贡献了6亿吨煤炭和2亿吨水泥,使之成为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令人向往的“铜城”。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体制机制、城市基础和产业结构的弊端逐渐显现。在低端产能过剩的大趋势下,铜川面对国内需求和市场的发展,走上了转型发展的道路。2017年召开的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目标,进一步增强了铜川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产业、城市、社会、体制和机制的全面、多领域、深层次的变革给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给市民带来了更多的幸福。2018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是建国初期的53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289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51倍。今年上半年,经济保持7.6%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9.8%。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多年来,铜川市把产业优化改造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产业,着力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现代文化旅游等产业,构建更具活力和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以航空蒸铝材料为主导,形成燃煤发电、电解铝冶炼和铝深加工的循环产业集群。航空铝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引擎。年产600万辆汽车枢纽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建设,提高了传统产业的质量和效率。以下产业由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带动,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等新业态、新动能实现突破性发展,16家航天科技企业落户。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其次,铜川以文化自信为导向,依托园区和景区,大力发展“文化加”产业,改造升级老工业集中区,建设耀州窑文化基地,培育一批新的文化形态。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已经深入发展。以革命文化为内涵的红色旅游、以王耀文化为内涵的杨康旅游、以玄奘文化为内涵的丝绸之路旅游、以煤城文化为内涵的工业遗址旅游、以民俗文化为内涵的美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年接待游客2100多万人次。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优化,铜川也于2019年被选为中国(地区)最具价值的商业城市。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铜川市从2013年起不再新建水泥生产线,水泥企业数量将从30多家减少到6家。共实施91个典型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全市水泥企业实施脱硫脱硝改造,华能铜川赵晋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优秀。2016年,铜川市主动关闭了21个地方煤矿,实现煤炭生产能力1058万吨,占当年全市煤炭生产能力的36.5%。如今,绿色已成为铜川的主色,森林覆盖率达到46.5%。空空气质量好的天数居关中地区前列,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绿色模范城市。2017年,铜川被确定为全国景观、森林、湖泊和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示范区。三年内,铜川将投资58.63亿元实施17个重大项目,累计投资34.33亿元。朱也是铜川绿色转型的见证人和受益者。在铜川野外可观察到100多只朱,仅育成85只“铜川本地”朱。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铜川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从最切身的群众利益和最关心的群众利益出发,掩盖一切弊端,保障民生,优化服务,提高质量,不断增加城市幸福的元素。孙思邈纪念馆、全民健身中心、铜川公园、工人文化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经建成,城市宜居水平多年位居陕西省前三名。

2003年以来,铜川市启动了塌陷区棚户区改造和大规模搬迁工程,解决了20多万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实施扶贫搬迁“暖冬行动”,举办扶贫产品交易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八星励志”扶贫方式,扶贫工作以饱满的热情赢得了群众的认可。陕西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市、县、村的四级便民服务中心网络,探索“网上群众工作部”机制,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铜川市全力打造健康铜川,建成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等三所三甲医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此外,铜川市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赵晋北部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复函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校车安全、学校供热设施、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直饮水、寄宿制学校浴室全覆盖。铜川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幸福的城市”。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铜川市坚持“陶冶心灵、铸造灵魂”的行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建设“德铜川、善人之城”,为建设精神文明而不懈努力。设立“道德讲堂”,开展“走进万家的优良家庭风尚”等活动,评选表彰“铜川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开设“积极向上”、“铜川好人”等媒体栏目,推出道德模范奖励。“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和“善待身边的人”两项“实施措施”,唱响了崇尚道德、做好人的时代强音。2017年和2018年,从王家边村的好人到米家塔村的好人,36人(组)获得“中国好人榜”,2人获得国家道德模范提名奖,铜川好人成为城市名片。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在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及铜川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幸福城市”时,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说:

绿水青山好空气是最普遍的幸福,良好的生态让铜川的幸福更自然、更有活力。经过全市干部群众多年的努力,铜川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铜川蓝”已经从改革前的“奢侈品”变成了今天的“日用品”。经过“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战的顽强拼搏,森林覆盖率达到46.5%,空气质量好的天数空天,居关中地区前列。“美丽的铜川”吸引了朱鹮、黑鹳、天鹅等珍稀鸟类的繁衍,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绿化模范城市。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中共铜川市委常委、铜川市常务副市长严为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铜川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众所周知,铜川始建于1958年。它是为采矿而建的,首先是采矿市场,然后是铜川矿务局。长期以来,工业产品的种类相对单一,被称为“一黑两白”,其中“一黑”指的是煤,“两白”指的是水泥和电解铝。随着铜川资源的枯竭和环境压力的加大,过去粗放的地下采煤和土地开采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2010年以来,铜川市委、市政府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提出铜川工业发展必须走园区化道路。他们计划在新区南部的坡头、黄堡和董家河建设四个市级工业园区,在汇源、王佳禾、金顺、彭真和陈路建设五个县级工业园区。到2017年底,所有九个园区都将被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目前,各工业园区产业布局清晰,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集群明显。截至去年底,累计投资约530亿元,入驻企业410家,从业人员2.08万人,全年工业总产值近200亿元。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铜川市委书记、发改委主任王晓刚表示,近年来,铜川市坚持把优化和提升经营环境作为推进“三大转变”的重要举措,继续针对企业启动和注销手续繁琐、施工许可办理时间过长等问题。“痛点”、“难点”和“堵点”等政府服务信息不畅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过多的问题,继续推进时间还原、环节还原、材料还原和成本还原,铜川市发改委将围绕关键环节的经营环境,切实解决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堵点问题,进一步推进五项专项行动,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加强对经营环境的监管和处罚,努力营造“三个优势、四个现代化”的经营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帮助铜川赶超转型发展。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铜川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在不到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了300多平方公里的矿区和塌陷区。近年来,铜川市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将景观、森林、湖泊、草地作为生活社区系统进行规划和系统治理,生态恢复取得初步成效。以铜川何炬河、齐河、赵石河流域为基准,将生态修复区划分为7个治理区,形成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四位一体”的解决方案,真正改变了争山、治水、护田的格局。近年来,共实施项目17个,累计投资35.28亿元,使铜川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正文/图周凤川旭日东升)

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责任:吉爱玲

标题:陕西: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铜川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