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0字,读完约3分钟
文字/报纸评论员尚一泉
今年雨水很多。这里有很多雨和灾害。有些灾难是人类无法控制的。面对自然灾害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是人类的共同本能。一些灾难是可以避免的,或者通过人类的努力,自然灾害可以变得不那么严重。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异常天气随时都在考验我们城市(包括农村)的管理水平。我们该如何应对?
这个话题源于两次灾难。据报道,在7月23日的两次自然灾害中,两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城市内涝和房屋倒塌。首先,在陕西省榆林市,7月23日下了大雨,该市立即发生了严重的内涝。不到半个小时,主要街道和阴暗的小巷变成了泽国,重达数吨的汽车被装上船。另一个例子是吉林省的松原地震,那里的房屋倒塌,超过70%的农民房屋受损。根据地震台网,地震只有4.9级。
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了上述两起灾难,引用的数据也被报道。这些图片和叙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真实而客观的画面。报告还提到了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组织的救灾内容。我们不仅要对这两个地方的灾害进行评价,还要通过这两次灾害提醒有关部门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把管理水平放在与开发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减少自然灾害前的被动性,变“灾害”为“减灾”。
应该说,半个小时的大雨把一个城市变成了“泽国”,汽车被漂走了。不能说这个城市的排水设施是合格的。在一次4.9级的地震中,甚至这个地区的房子都很坚固,质量很高。排水和抗震,以及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各种设施,总是在考验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应对突发情况和紧急情况的重视程度。大约四五年前,北京有一场著名的“七·二一”暴雨。暴雨中,朝阳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广渠门桥下的一辆汽车熄火,司机在积水中打不开门,老家在里面窒息而死。经过对北京排水系统的大规模普查,发现有些排水设施建于100多年前的清朝。一方面,说明清代的排水设施是合理的,百年后仍然有用;另一方面,这表明有关部门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建造了更完善的应急设施。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但是日本非常重视预防地震。市中心的高层建筑抗震防火超标准,郊区的住宅建筑采用轻质材料,坚固隔热,倒塌时不会伤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多雨,但城市排水设施齐全,大雨不妨碍交通。我们应该了解这一点。
中国的城市化正在加速。城市管理者重视发展和建设没有问题,但基础设施的更新管理和正常运行是检验管理者是否执政为民、关心人民的试金石,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基础设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
标题:异常天气检验城市管理水平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