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1字,读完约5分钟
日月如梭,岁月如歌。近年来,今年是我从事金融工作的第36个年头,也是我在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工作的整整20年。回顾过去,从农村信用社到商业银行,再到中央银行,金融改革一直伴随着我。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计划经济还在的时候,城市和农村地区有很大的不同。把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吃“皇粮”,是农民子女的梦想。如果你想离开农村,主要的方法是被提升为士兵,招募工人和上中专。
1979年2月,国务院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并确定农业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领导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同时,农村信用社被定义为集体所有制的金融组织,也是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随后,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纪要》强调,农村信用社干部的管理和待遇与银行干部一致。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上述要求,农业银行总行于1981年3月发出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信用社职工及其劳动工资由农业银行统一管理,政治待遇、物质福利待遇和商品粮供应与农业银行一致的政策规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2年2月,初中毕业后不久,我被农业银行大巴山南麓县支行招为农村信用社员工,每月吃30公斤商品粮。当时,银行和信用社招聘的员工都是干部,工资是根据行政级别确定的。工作之初,我被分配到25级行政级别,第一个月的工资和津贴是38元;成为正式成员后,它被指定为行政级别24。每月增加5元的等级工资后,将是43元。同时,县农业银行人事单位发给我一张“工作证”。绿色的照片上盖有地区农业银行的印章,柱子上写着“干部”。这份证书保存至今,弥足珍贵。为了准时上班,我父亲去县百货公司给我买了一块价值50元的山城牌手表,并郑重其事地告诫我要珍惜工作,准时开门,为人民服务。当时,我的信用社在县城,我去中国农业银行食堂一日三餐,每个月花20元左右吃饭,工资很低。工作了几个月,我终于用11元的积蓄买了一双皮鞋,实现了一个农村宝宝从“脱凉鞋”到“穿皮鞋”的愿望。
在信用社工作期间,我在城乡储蓄所做过出纳和会计。当时,出纳员用手数着所有的钱,利息的计算依靠算盘。我努力学习数钱和算盘技巧,很快就独立了。1984年9月,由于我的良好表现,县农业银行推荐我参加省农业银行职员中专的第一次入学考试。在那之后,我被学校录取,开始全日制学习,并支付了两年的学费。毕业后,我仍然回到了信用社工作。我是当时全县70多个信用社和300多名员工中唯一的中学毕业生。1987年5月,我在信用社看到了第一期《金融时报》。我没想到的是,20年后,我成了该报常驻记者站的站长。1987年10月,另一位信用社干部和我被借调到县农业银行信用社的职称改革办公室,不久我们被调到县信用社。当时,县信用联社和县农业银行的信用社管理单位是两个品牌、一批人,主要履行管理县农村信用社的职责。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金融组织体系。此后,农业银行开始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但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型信用社与自身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的呼声越来越高。当时,农业银行经常从信用社抽调干部。第二年,我被调到中国农业银行,并调到农业银行的地区分行,在那里我在办公室和信贷合作管理科工作。1995年8月,我在担任中国农业银行信贷合作部副科长后不久,被借调到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信贷合作管理部。两年多的借调锻炼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能力,丰富了我的经验。
1996年8月22日,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是将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分离出来,将原农业银行以上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全部调到相应的农村金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我也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离开了农业银行。同年8月26日,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大会,并与分配到协调小组办公室的信贷合作管理干部合影留念。此时,我有幸与众多借调干部一起参加本次会议,经历了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的全过程,参与了行业标识的发放和农村信用社形象的宣传工作。借调后,我被调到省农业基金改革办公室。
1997年7月,为了集中和充分依靠原中国农业银行信用社管理部的干部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经国务院领导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农业银行所有具有干部身份的正式工作人员转到中国人民银行。同年10月,我从省农业金融改革办公室调到中央银行,在原省级分行和地区分行的农村金融管理、合作金融监管、综合业务、金融新闻、党务等部门工作,在组织的培训教育下成长为科级干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很自豪能在中央银行工作,贡献我应有的力量。在此期间,我也有机会在其他机构工作,但我毅然选择留在中国人民银行,因为我不能放弃我的事业,我的热情很难熄灭,更不用说我的感情了。
因为这个机会,无知的农村婴儿已经过了知道命运的年龄。作为金融改革的见证人,我见证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壮大,我感到无比的幸运和欣慰。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标题:金融改革伴我到央行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