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17字,读完约7分钟
摘要: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成立五年来,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深港合作的样本,已成为广东省最年轻的三甲医院。
《时代周刊》记者谢实习生来自深圳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成立五年来,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深港合作样本,已成为广东省最年轻的三甲医院。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疗改革办公室主任李闯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香港和内地文化的融合,同时也是按照一种全新的制度运作的。“要在五年内实现这一目标非常困难。”
作为医疗改革的一个样本,HKU深圳医院的成败备受关注。过去5年,其各项措施挑战了内地惯常的医疗模式,成为新一轮医疗改革的“先锋”,但也因收支问题而受到质疑。
五年后,HKU深圳医院成为公众最满意的医院之一,并被提升为三甲医院。
HKU深圳医院院长陆崇茂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前三名医院的评价标准非常严格,对医院管理的要求也很高。在过去五年,医院把香港的高质素医疗管理与内地结合起来,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通过了三甲医院的评审。陆崇茂是HKU深圳医院第二院长,HKU外科主任。
卢崇茂透露,将在医院收费方面做更多的示范工作。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
建立三大医院的工作始于2015年。
HKU深圳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刊》,申请前三名的医院有637个标准,医院将这些标准分发给不同的人进行处理。“因为我以前没碰过它,而且我必须克服声音障碍,所以真的花了一段时间。”
今年10月25日至28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委托省医院管理评审质量控制中心的7名专家对HKU深圳医院的三级一级综合医院进行了现场评审。
据专家介绍,HKU深圳医院创新诊疗模式,实施一揽子收费,杜绝抗生素滥用,成功将持续改进理念引入香港医院,重建医患信任,对医院暴力和红包回扣实施“零容忍”,创新不良事件管理理念,首次公开披露。医院在所有细节管理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成效。
最终,HKU深圳医院成功通过了评估,这与实施“绿色医疗”理念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该医院结合两地情况,通过减少耗材浪费、实施包装收费制度、取消滴药室等措施,建设了一个“绿色”医院。同时,也给了医务人员更高的工资,消除了收红包的现象;严厉打击医疗纠纷,保障医生工作环境,营造“绿色”医患关系。
“我们希望推广绿色医疗文化。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而不是以金钱为中心,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公益的理念。同时,建立一个透明的机制,让医生具备专业精神,不要因为钱而浪费资源。”陆崇茂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李闯向《泰晤士报》记者补充解释说:“从医疗改革的角度来看,绿色医疗的理念是安全、有效、方便和智能的,它可以用最合适的技术解决普通人(603883,医疗单位)的健康问题。”所有医疗机构都是为了促进人们的健康,而不是做简单的技术工作,如治疗、处方和住院。从医疗改革的角度来看,公立医院的定义是为最广大的普通民众提供安全、有效和方便的服务。”
磨合和妥协
2012年7月1日,HKU深圳医院作为首家引进HKU现代管理模式的公立医院开始运营。香港玛丽医院的一批医生加入了HKU深圳医院,把香港的先进医疗技术和经验带到了内地。
从薄扶林到红树林,从香港玛丽医院到HKU深圳医院,在过去五年间,一辆医院巴士穿梭于两地之间,医院也在寻求两地不同模式之间的平衡。
医院在成立之初就设定了核心目标:按照国家医改思路引入香港公立医院的管理模式,摆脱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弊端,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确实现了公益。自开业以来,医院门诊一直实行“先全科,后专科”的模式(病人先看全科,如果全科医生认为有必要转诊到专科),其次是普通门诊的“包收费”。包装项目包括注册、体检、基础检查和七天内基本药物的费用。费用是200元,其中一部分是医生的咨询费。
这与内地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模式大相径庭。医生不需要给病人开昂贵的药,而是使用一次性设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减轻了病人的负担。
这种做法坚持公共福利,但它也面临一个问题——它不能保证利润。在成立两年前,这家医院在财政支持方面仍遭受损失,这一点曾受到质疑。以盈利为目的的国际医疗中心的占用率不高。
然而,根据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去年的统计,HKU深圳医院在2015年实现了收支平衡,政府补贴仅占30%左右,经营盈利能力逐年提高。
陆崇茂告诉《时代周刊》,医院的财务状况基本平衡,“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服务量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值得一提的是,该医院起初并没有在国际医疗中心的特殊服务上投入太多精力,现在这个项目已经成为HKU深圳医院的优势之一。
过去5年,医院仍然坚持香港公立医院的管理理念,但在发展过程中,确实作出了很多“妥协”。
起初,医院实行预约制度,给每个病人20多分钟的治疗时间。然而,许多病人不适应这种方式,习惯于不预约直接看医生。最终,医院不得不进行现场预约以适应大陆病人。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患者来说,足够的诊断和治疗时间也是太低效了。很多医院的医生都是从mainland China的其他医院来的,这种模式也让一些人觉得“多看少花钱是一样的。”为了提高效率,HKU深圳医院再次做出“妥协”,将医生收入的30%作为“绩效”,与科室和员工的工作绩效挂钩。
你能输出什么经验?
10月29日,在HKU深圳医院举行的2017国际绿色医疗论坛上,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省委书记段宇飞指出,粤港双方将在近期签署医疗交流合作备忘录,深化两地在交流讨论、人才培养、服务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已经存在。例如,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两地传染病的相互影响、疫情的预警反应、香港与Mainland China之间的病人转运等。HKU深圳医院的成立也是其中之一。今后,两地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将会更加深入,而且会越来越多。”李闯透露。
至于HKU深圳医院的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是否可以复制到内地其他地区,李闯认为,HKU深圳医院作为深圳医疗改革的旗帜,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旗帜,可以在各地推广。
然而,上述工作人员有不同的看法。“目前,这一模式在各地的实施仍有许多限制。深圳离香港很近,来回很方便。其他地方没有这种优势。”他说。
卢崇茂对未来的展望是,他希望能为改革提供一些帮助。“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在医疗改革、服务和人员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做出了很多改变。今后五年,收费改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过去,收费模式在很多地方都不合理,对专业人士来说价值太低。医生做手术的费用很小,但检查、医药和急诊科都比较贵,这是不正常的。”
「HKU深圳医院的未来发展,应汲取内地三大医院的经验和教训。现在,内地排名前三的医院都是依靠病人流量,他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大病和小病。我并没有真正发挥我在引领医疗技术和解决疑难杂症方面的作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模式和定价与内地其他三大医院不同。我希望做这些事情。”长期关注医疗改革的中欧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标题:5年磨合晋升三甲 港大深圳医院的坚持与妥协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