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4字,读完约2分钟
宁波市民对强制垃圾分类有什么看法?现代黄金新闻的记者进行了一项家庭调查。走进刘先生的家,他直截了当地说家里没有垃圾分类。“哪个垃圾桶空,我就扔哪个垃圾桶。并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得了一个白色分数,他们又搞混了。”谈到免职,刘先生很愤慨。有一次,他看到社区的清洁工直接把厨房垃圾倒进其他垃圾箱。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整理过。“我们得到了很大的份额,结果,他们就这样被搞混了。我们不是在做无用的工作吗?”(8月21日,《现代黄金新闻》)
根据记者对《现代黄金报》的调查,“保洁人员按市民分类”是事实,刘先生投诉的现象不是空风从洞里来。“我不会给清洁人员分类”的想法让人觉得冷。
垃圾分类是建设生态社会和资源社会的需要。因此,垃圾分类问题已经从最初的“倡导”转变为目前的“强制”。甚至在许多地方,“走廊里的垃圾桶”已经被移走,以迫使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主要目的是让市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有些人还给予奖励,用“垃圾分类点”换取日常必需品。这些都是促进垃圾分类的好做法。
公众不容易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因为垃圾分类本身给公众增加了麻烦。如今,市民终于愿意参与垃圾分类,但他们感到尴尬的是,“清洁工不分类”,这是真正的错误。市民在家中将垃圾分类,放入社区设立的分类垃圾桶,但清洁工在收集和存放垃圾时“将其扔进垃圾桶”,市民的垃圾分类失去了意义。
垃圾收集和运输是垃圾分类的“最后一英里”。我们必须管理好“最后一英里”,不要让“强制垃圾分类”在“最后一英里”被破坏。因此,有必要加强清洁人员的采购和储存管理。“清洁人员不分类”的原因自然是为了省事和怕麻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这很难监督,清洁人员到达垃圾处理厂时也很难找到“混合垃圾”。应当鼓励公众监督和奖励那些发现他们举报“清扫人员混入垃圾”的公民;我们应该增加社区部门的压力,让社区部门派人去照看清洁人员;垃圾处理部门应对“保洁人员收集和存放的垃圾”进行抽查,如有混装则进行处罚。
事实上,“清洁工混垃圾”只是一种表象。据媒体报道,在全国其他城市,甚至出现了“垃圾工厂处理不分类”的现象,“市民分类”的垃圾被“混在一起”,以节省麻烦。
强制垃圾分类不能被异化为“公民强制垃圾分类”,而是应该确保垃圾分类的“最后一英里”得到妥善处理。不要让垃圾分类毁了“最后一英里”。
编辑:张洋
标题:对于“假装分类垃圾”,不要“假装看不见”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