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智能能源,向全社会展示西北油田责任企业的文化内涵;我的祖国微赛唱出了戈壁工人的爱国情怀;工人文化年、工人体育年、705企业文化教育基地,让西北石油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用不同的文化事件吸引员工的注意力,这是西北油田打造文化型企业、树立“西北文化”新形象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西北油田加强了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用文化感染人,用文化塑造了西北油田的企业形象,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践行自己的初衷和使命,为西北油田的优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用文化遗产照亮前进的道路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文化是其独特的标志,也是其精髓和灵魂。
“自1978年进入新疆以来,每十年可以被视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有困惑和艰难的选择。然而,正是强大的企业文化支撑推动了油田的发展。”西北油田副总工程师于说。
西北油田进入新疆40年来,以“三荣”的精神扎根塔里木,先后发现了沙参2井、塔河油田和顺北油气田,实现了三个里程碑式的发现,累计生产原油1.02亿吨,形成了西北油田独特的企业文化。
西北油田始终增强文化自信,坚持“爱中国、振兴石化”、“为美好生活而欢呼”的使命,认真梳理和总结跨越三个里程碑的斗争中形成的文化遗产,提炼和形成“敢做第一、多创新”的塔河精神,积极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沙申2井、S48井、705井三个企业文化教育基地相继建成,命名为“爱国主义”
如今,三大教育基地已成为西北石油人传承石油精神、弘扬石油化工优良传统、探索油田文化之根的殿堂。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参观和学习,这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实施。
用文化魅力点燃员工的活力
“争创一流文化,打造戈壁温馨家园,争创一流安全,打造安全家园;争取一流的效益,挖掘勤俭之家……”这是雪莲女子中转站家庭文化的一部分。在西北油田,雪莲是众所周知的。
“学莲”妇女中转站以“家”文化为导向,将文化与生产经营有效结合,已安全生产5500多天,累计输送原油900多万吨,荣获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先锋岗位”等20多项荣誉。
“雪莲”是西北油田的一个亮点,用文化的指引点燃工人的热情。西北油田生产岗位主要位于南疆,35岁以下青年员工3800余人,占38.2%。员工思想多元化、需求多元化、心理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要领导和激励员工迎接新的挑战,就必须给员工一种成就感,把文化自信转化为生产经营的强大动力。围绕生产运营中心的任务,西北油田着力打造文化创新阵地,选择了“一针”、“雪莲”、“探险”等一批优秀的团队站文化,帮助员工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与此同时,由技术专家领导的“同心圆”和“金钥匙”等10多个创新工作室已经建立。从油气生产主战场到党建管理,从辅助产业到重点科研领域,总有典型引路人,总有模范领导者带领年轻员工根据自己的岗位创造发明创造,让员工既有责任又有成长方向,使企业文化能有效成为促进生产经营发展的助推器。
毛是画室的“明星”之一。在油田一线技术创新和攻关中,创新发明项目30多个,其中7个项目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累计效益5000多万元。它被命名为中国第一批“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并已成为培养和输送采油厂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摇篮。
以文化活动集中发展力量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抗击疫情的干部职工接受了有奖知识测试,这是政工室党委发给全体员工的精神食粮,它集病毒防治方法、趣味测验等综合知识于一体,也缓解了员工们略显紧张的情绪。
西北油田80%的员工在距离乌鲁木齐1000多公里的塔河工区战斗多年。员工们已经在戈壁工作了很长时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单调的生产生活环境,西北油田注重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关怀温暖员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局党委坚持“从生产出发,从生产出发”的原则,把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坚持开展文化年和体育年活动,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开通EAP咨询热线,培训151名专家,多渠道倾听脉搏员工的思想动态;帮助站的建立是为了帮助油田工人解决他们的家庭困难。通过领导走访、座谈会、问卷等渠道,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同时,建立了员工需求管理体系,积极回应员工关注,做好了“一人一物”的思想工作,温暖了员工,稳定了团队,为油田的优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团队基础。(蒋玲)
编者:纪爱玲
心灵鸡汤:
标题:西北油田:文化魅力滋养同心路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