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17字,读完约5分钟

自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熊安新区成立的消息以来,一些中央企业将迁往熊安新区的消息也不断传出。是否要搬迁还没有定论,但许多中央企业已经采取了行动。

据《证券日报》记者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0家央企表示将积极努力建设熊安新区。

昨天晚上,神华集团在其官方微信上表示,4月5日,清明节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神华集团党组召开了中央学习会,会上立即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成立河北雄安新区的相关精神。来自神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总裁)及总部各部门负责人的40多名领导参加了学习。

申花表示,作为申花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申花坚持在国家大战略、大格局、大背景下思考和规划申花工作。结合神华的实际,我们将对神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进行统筹规划,全力支持熊安新区的建设。

4月4日,清明节结束前,第一家国有企业——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SDIC)在其官方微信上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现有基金业务优势,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区建设。同时,要创新投资方式,促进资金与直接投资的联动,规划城市管理走廊、大健康、智慧城市等高端新兴产业。SDIC还决定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快落实相关工作。

10家央企发声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同时,中国联通(600050,BUY)熊安新区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也在Be正式成立,以集团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全面推进相关工作。

此外,中国电子和中国航天也表示将为熊安新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9年,中石化就开始在雄县开发利用地热清洁可再生能源。

2009年,中国石化新兴石油公司与雄县人民政府签署地热开发合作协议,共同推进雄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目前,新兴公司以“取热不取水”的方式开发利用雄县地热资源,取热后真正对地下水进行再利用。地热资源勘探、评价、钻井、尾水补给和梯级利用,新兴公司形成了完整的地热供热技术体系。

截至2016年,中石化雄县地热供热能力已达到450万平方米,并成功创建了具有可再生技术和可扩展经验的“雄县模式”。目前,已发展到荣成、博野、辛集、东光、古城等15个市(县)。河北省供热能力已达到1500万平方米,其中雄县和荣成县在雄安新区已达到580万平方米。

中石化董事长王玉普表示,多年来,中石化与河北省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深入赵岩耕地,特别是开发雄县地热资源,促进了中国著名“雄县模式”的形成,推动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投入,打造绿色低碳品牌,更好地为新区建设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燃气还宣布,将加快京津冀地区(包括熊安新区)天然气投资布局。

截至目前,在京津冀地区,公司已与7个城市签署了清洁能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开展了以乡镇气代煤、城市燃煤锅炉改造、车用天然气建设、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储存设施和天然气管网等项目。截至今年3月底,为促进合同区投资,公司新成立了10家公司,新签约乡镇燃气代煤用户50万人,其中熊安新区用户2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设施运输中心企业有望在熊安新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昨日,中铁集团董事长(601390,BUY)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熊安特区仍在统筹规划之中,中铁集团已经参与了这项工作。我相信中铁集团将来会在新特区的建设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4月5日,中冶(601618,BUY)在香港召开2016年业绩发布会。该公司总裁张梦星表示,集团目前正在研究新区与企业的关系,看如何参与规划。河北有很多项目,我相信未来会有很多合作机会。

张梦星还表示,作为基本建设的主力军,中冶集团将受益于熊安新区的发展,该地区投资的增加将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新项目增多,钢材需求增加。

中国铁建党委(601186,BUY)甚至表示,中国铁建没有理由不深入参与熊安新区的建设。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进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参与熊安新区建设的第一批中央企业应该是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行业,预计进入熊安新区的第一批企业将是基建企业。中国建筑(601668,购买)、中国交通建设、中国铁路建设、中国铁路工程、中国能源建设、中国电力建设、中国三峡、中国冶金和保利等建筑企业将率先进入。钢铁、水泥、木材、玻璃等建材企业也将陆续进入。

10家央企发声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昨日,基础设施类股整体上涨。截至昨日收盘,中国建设上涨5.9%,中国铁路上涨5.33%,中国铁路建设上涨3.44%,中国交通建设上涨2.84%。

标题:10家央企发声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