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5字,读完约4分钟

记者杨占忠胡兵报道,2016年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发布了《青海省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方案》,青海省成为中国首个试点地区。为推进这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组织召开了青海省金融机构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工作推进会暨座谈会。青海省成立了以省政府分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成员为首的领导小组,制定了《青海省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围绕“扶贫、网络、信贷、绿色”发展,我们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省情、贴近实际、特色鲜明、惠及民生的普惠金融发展“青海模式”,并取得了实效。

“四大普惠”助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推进扶贫和普遍受益。根据党中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牵头开展全省精准扶贫金融支持工作,不断完善“六位一体”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机制和“四位一体”青海金融扶贫模式。目前,全省已有2552个村开展了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主办银行系统和“三级联动机制”实现了县级全覆盖。全省贫困户金融服务档案全部完成,贫困户信用评估扎实继续。在全省13万户贫困家庭中,金融机构对12万户贫困家庭进行了信用评估,评估覆盖率达到92%。截至2016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扶贫40.4亿元,全省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贷款1079亿元,同比增长40.89%,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18.2亿元,工业精准扶贫贷款487.6亿元,项目精准扶贫贷款573.8亿元。

“四大普惠”助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

切实实现网络包容性。鉴于青海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偏远农牧区金融服务相对缺乏,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不断加大农牧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明确将范围扩大到村级,拓宽现金汇款业务,在功能上支付各种费用等服务,努力实现不需要客户在有无线通信信号的地方现场办理的金融服务全覆盖,促进网上金融发展。截至2016年12月,全省已建成77个惠农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站和专业服务超市,设立了4763个惠农金融服务点,比年初增加642个,覆盖3137个行政村,其中90个惠农金融服务点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总业务量近17亿元,符合设立惠农金融服务点条件的村级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移动金融与金融ic卡的有效融合。全省发行金融ic卡1279万张,占银行卡发行总量的58.2%;pos终端不接受率达到94%。与去年同期相比,手机银行交易的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了172%和99%。

“四大普惠”助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

继续发展信贷包容性。建设小微企业信用培育工程,通过设立小微特许经营机构和发展批量小微信用展示模式,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增级服务。通过发行小微企业专用金融债券,创新“中国清创银行”、“科技金融贷款”等信贷产品,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得到提高。截至2016年12月,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2.3亿元,同比增长20.5%,超过各类贷款增速9.3个百分点。继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省建立农民信用档案72.4万个,占75.34%。全省有4个信用县、148个乡(镇)、1716个村、40万信用用户,分别占全省县、乡(镇)、行政村和农民总数的9.53%、40.55%和41.19%,涉农贷款余额1903.3亿元,同比增长7.57%。金融机构累计为59,700个信贷用户带来了5,018万元的利润。

“四大普惠”助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和发展绿色和包容性利益。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组织制定了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在新能源、交通、农牧、资源循环等绿色领域,绿色融资规模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10月,全省绿色贷款余额为1943.34亿元,比年初增加354.37亿元,增幅为22.3%,占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的35.15%。探索和推进青海省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债券的发行。目前,西宁农村商业银行正在筹备绿色债券。

标题:“四大普惠”助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