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6字,读完约4分钟
丛德金王宏宇
近年来,黑龙江省粮食连续丰收,发展现代农业所需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是,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产品设计跟不上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贷款产品申请难、审批难等问题突出。毫无疑问,为了更好地支持现代农业,金融必须建立融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机制,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如何创新保障机制?
首先,要加强农业投资风险保障体系。
首先,有必要建立农业风险基金。针对农业高风险、低收入的特点,国家应设立农业风险基金,按新增农业贷款的一定比例向金融机构提供补贴,向贷款农户和企业提供财政利息补贴;向从事农业保险的机构提供补贴,向投保的农民和企业提供保费补贴。同时,对涉农贷款或农业保险进行风险补偿。
二是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发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和保障作用,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同时,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功能,将政策目标和市场化手段相结合,加大对1000亿斤粮田项目的支持力度。
三是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建议政府根据政策或市场化运作模式,设立全额或适当投资的商业性农业贷款担保公司,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加快1000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步伐。
第四,对涉农贷款实行税收优惠。国家从财税政策上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包括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用于支持“三农”,财政部门目前实行分级优惠税率;降低县级以下农业银行设立的农村网点的营业税,适当提高准备金率;降低金融业的营业税税率和所得税税率,实行现金收付制的税收管理,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降低其经营成本,降低经营风险。
其次,要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政府主导、银行业和相关部门参与、资源共享的农村社会信用信息系统。一是完善农村信贷信息收集机制,将涉农信贷业务的所有信息纳入信贷信息系统;加快农民信用档案电子化建设,规范涉农金融中的农民信用。二是完善农村信用评估体系,政府应率先规范农村、农民和信用用户的信用创建和评估活动,开展涉农企业信用评级,促进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的双赢合作,完善评估标准和程序,促进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第三,加大农村信用教育力度,在农村规章制度和中小学教育中增加信用教育内容,使信用教育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第四,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农村经济主体增强信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用行为。
再次,有必要引入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国家农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的中国特色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框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适度规模粮食经营主体提供信用担保服务,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促进粮食和农业现代化稳定发展。国家农业信用担保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农业信用担保联盟、省级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市(县)农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央政府利用适度规模粮食经营资金为建立农业信用担保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并给予政策引导。财政投资设立的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必须坚持政策性、重点性和独立性,优先满足各类从事适度粮食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的需求。新的经营主体农业信用担保余额不得低于担保总规模的70%。在业务范围上,可以为新的经营主体开展粮食生产经营提供保障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和提高产量、引进新技术、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长期土地租赁、流动性等。它还可以逐步扩展到其他农业领域,延伸到与农业直接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张乐制图)
标题:金融支持现代农业需创新担保机制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