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0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曹勇
通讯员郭忠辉田淼
红枣很甜,但若羌的红枣更甜。
被誉为“中国红枣之乡”的若羌县,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东南部,与甘肃、青海、西藏接壤,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它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县,中国唯一的三大沙漠县,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
若羌县属于典型的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红枣的生长,在光热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盛夏时节,记者一行来到若羌县五台木乡郭乐艾里克村的大枣树种植者赵海涛的枣园,沿着一片枣林的道路走着,站在看不见的枣林中,闻着沁人心脾的香气,看着枝头挂满的果实,枣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是枣树繁殖果实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立即切断多余的花芽。科学种植体现在修剪、抹芽、摘新芽、切环、施肥等诸多环节。施肥离树根有多远,如何修剪枣树使它更长、更‘开’,用自然无污染的栽培管理,有机农家肥绿色施肥,还有每一个环节都有大学的问题。”赵海涛说。
若羌县依靠丰富的光热资源,在原生态的沙土中,创造了高糖、薄皮、厚肉的红枣。若羌红枣以其原生态、无污染、优质、营养全面的优势,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
据报道,过去,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土壤贫瘠,沙尘严重,2000年以前,该县主要种植棉花和小麦,产量低,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元,农民收入低,经济发展落后。
近年来,若羌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红枣产业。通过“农民+基地+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各地区红枣种植的发展,红枣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初步形成了区域布局、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经营的格局,红枣产业链不断延伸,红枣产业成为全县生态绿化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优势产业。
若羌红枣口感好,品质优。如今,当谈到若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红枣。如果说羌族诞生于红枣,红枣产业不仅激发了当地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迅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准确地找到了扶贫的新途径。
截至目前,若羌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22.8万亩。2016年,鲜枣总产量达到9.93万吨,农民收入近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近10倍,成为新疆农牧民人均年收入最高的富裕县。
赵海涛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三年里,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计196万元贷款的大力支持下,红枣种植面积已达550多亩,并且每年都有红枣被公司提前收购。如果若羌的红枣一直供不应求,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他靠种红枣过着好日子。他领导的红枣合作社是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种植、管理、加工和销售原产国的优质红枣。"我们的生活水平早已超过了小康社会。"赵海涛说。
如今,村里新建的两层楼房整洁明亮,县城里家家户户都有车,都买了楼,这些都来自红枣,红枣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红枣已经成为若羌的一张著名名片。“枣名”使原来的贫困县充满活力,使群众富裕起来,开辟了脱贫致富和发展经济的新途径。
据悉,今后农行将继续支持若羌红枣的发展,积极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帮助若羌红枣走向海内外广阔市场,打造若羌红枣的国家名牌形象。
标题:“若羌红枣”飘香疆内外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