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4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黄蕾编辑陈郁
2017年,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一场业绩爆炸。随着对现金贷款业务监管的升级,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纷纷涌入,以吸引投资,而像batj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瞄准了这块“蛋糕”。
根据相继发布的2017年年报,2017年,消费信贷规模和消费金融公司利润呈现爆炸式增长,不少公司甚至翻了一番。2017年,兆联、吉藏、中行等“领军人物”均以净利润进入“10亿元俱乐部”,许多有潜力的创新企业开始崛起。
即时消费金融公司(以下简称即时金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上市公司重庆百货(600729)在2017年年报中披露了即时金融的利润贡献表现:即时金融2017年实现净利润5.78亿元,比2016年增长87倍。重庆百货持有约30%的股份,按照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约为1.78亿元,财务利润贡献率立即达到近30%。
为了支持业务的稳定发展并满足监管要求,包括即时金融在内的许多有执照的消费金融公司在最近两年都大力补充资本。即时金融首席执行官赵国庆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透露,即时金融将根据发展需要考虑新一轮战略融资,金额高达20亿元人民币。在他看来,理想的股东“应该具备消费情景、数据、渠道、持续出资能力和品牌协同能力”,而融资后暂时没有上市计划。
去年底,《关于规范和整顿现金贷款的通知》出台,标志着消费金融进入了一个规范的特许经营时代。据悉,阿里、JD.com等互联网巨头一直觊觎消费金融牌照,其中一些正考虑申请新牌照,一些正计划投资现有的消费金融公司。
除了获得许可的消费金融公司之外,主要的电子商务平台、小额贷款公司和金融技术公司也在基于自身的资源、场景、数据流和其他优势争夺消费金融市场。例如,滴滴几天前悄悄推出了一个名为“滴贷”的在线信贷产品,最高信用额度为30万元,这被业界视为滴滴进入消费金融的一个信号。
对于近期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提出的“没有金融”的口号,赵国庆认为科技和金融是一体的,尤其是小型分散的消费金融。“我们既做技术,也做金融。自主开发的金融技术不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也是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的重要引擎。”
赵国庆透露,即时金融有一个超过700人的研发团队和一个超过100人的大数据团队。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个团队已经独立开发了400多个全过程系统,包括会计、风险控制、收款、资产支持和审批。他表示:“自成立以来,我们已经申请了50项专利,并计划到2018年底申请150项专利。”
标题:消费金融业绩亮眼 引资本蜂拥而至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