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5字,读完约9分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全球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个生产、利益和责任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全球价值链作为其驱动力,将在决定未来全球经济格局和利益格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发展不断变化的趋势下,为了在中国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爱情基础、净值、信息)的转型升级,国家相关政策也应适应全球价值链的特点,并及时进行调整。
注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传统产业政策应转变为针对特定增值环节的现代产业政策
全球价值链是一条分工链。跨国公司在空划分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任务和环节,形成不同的增值链,推动了当代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和产业内到产品内的国际分工。这意味着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最终产品的竞争转变为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任务和环节的价值链竞争。因此,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从传统的以最终产品和服务为重点的产业政策转变为以特定增值环节为目标的现代产业政策。
为适应全球价值链下产品内部国际分工的新变化,培育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应制定直接指向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如技术创新政策,从而将中国的产业竞争优势(Aiji、净值、信息)从成本优势转变为创新优势。但与此同时,应该指出,参与全球价值链只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方面。对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Aiji、净值、信息),中国应制定有利于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政策,构建以中国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吸引外资的总体政策应该转变为吸引全球价值链特定环节的具体政策
全球价值链就是生产链。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全球价值链活动的细化,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已经超越了对经济、政策和社会稳定以及竞争政策、贸易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一般因素的考虑,而是根据跨国公司采用的治理模式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具体环节寻找关键因素。例如,在价值链的上游——知识创造中,国家创新体系、知识产权体系和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是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在价值链的中游——主要的经营环节,工业园区、低成本熟练劳动力、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服务是选址的重要因素;在价值链的下游——销售和服务环节,服务贸易促进政策、基础设施和低成本劳动力是选址的重要因素。
因此,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政策应该从吸引外资的一般政策转变为吸引全球价值链具体环节的具体政策。在确立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环节的基础上,应根据跨国公司选择全球价值链具体环节和模式的关键区位因素的新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吸引外资政策。例如,为了吸引跨国公司的非股权投资,应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保护和提供各种便利的商业环境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
扩大开放的重点应该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是一条增值链。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跨国公司分布在全球,其附加值取决于不同行业、跨国公司非股权模式的选择以及全球价值链与国内行业的相关性。其主要特点是:就工业增加值而言,服务业在产品出口中的增加值高于制造业;在跨国公司的非股权模式下,合同制造和服务外包在非股权模式下创造了最大的附加值;就国内附加值和国际附加值而言,外国子公司创造的国内附加值在出口中所占份额高于国内企业,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附加值低于外国。为了使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利益最大化,首先,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生产性服务贸易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二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完善相关立法,加快外包人才培养。第三,推进本土企业与全球价值链的对接,扩大全球价值链对国内经济的辐射和影响,提高国内增加值率。
实施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改善竞争政策,打破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打破技术垄断
全球价值链是利益链。参与价值链中不同流程、任务和环节的企业将增加自身价值。然而,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在利益分配上总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首先,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制造业的低端,利润较少。第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剥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增值中的公平份额,从而使它们在有限的利润中获得较少的利润。第三,跨国公司以精益思想改变供应链,随时调整供应商,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和就业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为了打破目前全球价值链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发展中国家必须突破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打破技术垄断。通过实施促进技术创新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促进发展和中国的产业链将从低端走向高端。
实施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确保贸易、投资和技术政策的协调一致
全球价值链是一条融合链。根据世贸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最新研究,全球价值链在贸易、投资、服务和技术诀窍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全球价值链中,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政策将阻碍国际投资,而市场准入限制和当地含量要求等投资限制也将削弱一国的出口竞争力并影响贸易。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正在影响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体现的"贸易-投资-服务-技术诀窍"的整合要求各国实施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并确保贸易、投资和技术政策的协调和一致性。如果进口作为价值链增值的生产环节是为了出口,一国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会影响其国内价值增值,削弱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同样,对有利于提高国内生产和服务能力的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限制也可能阻碍中国进入全球价值链,并最终影响出口附加值。
根据全球价值链的区域集聚特征,应促进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合作
全球价值链是一个合作链。全球价值链将不同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行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和不同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整合在同一产品生产中。其最终产品的实现体现了世界各地不同企业、行业和国家的合作。为了确保价值链的顺利和高效运作,需要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政府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由于全球价值链在国际范围内的扩张不是无序的,而是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政府应重点推进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合作。目前,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应实施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消除供应链壁垒
全球价值链是一条国际链。全球价值链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生产、国际流通、国际消费和国际分销反映了跨国界的国际生产和再生产周期。在这个国际流通体系中,任何国家和任何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价值链的实现。这要求各国消除供应链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降低成本,加快流通,减少不确定性。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敦促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消除区域协议下的供应链壁垒。
应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
全球价值链是一个机会链。最新国际研究表明,通过产品升级、流程升级、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四个渠道,加入全球价值链有利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扩大贸易、创造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是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融入全球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大好机遇。
在跨国公司的选址中,基础设施(如道路、港口、机场、电信和宽带连接)是吸引全球价值链活动的关键。为了促进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一方面应建立工业园区吸引跨国公司,从而加强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为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根据全球价值链的区域特征,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基础设施,以满足其对区域价值链的需求。
跨国公司在实施社会责任计划的同时,也实施以出口加工区为核心的公共政策
全球价值链是一个风险链。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参与全球价值链存在风险。首先是工人就业(跨国公司随时转移供应链)和健康风险(低工资、低福利、低保障、高劳动强度、高环境污染等问题);第二,由于合同制造的约束,它面临着长期被锁定在价值链制造的低端和依赖国外技术的风险;第三,跨国犯罪(贿赂)、环境损害(离岸碳排放)和其他风险;第四,供应链波动(由于经济周期)和中断风险(由于地震、战争、政治动荡等)。)。降低风险需要国际社会、区域组织、跨国公司和东道国的共同努力。由于跨国公司实施的社会责任计划效果有限,出口加工区是实施全球价值链的载体和重要枢纽,贸发会议建议各国政府以出口加工区为核心,实施公共政策,消除全球价值链的负面影响,推动出口加工区向可持续商业中心转型。
应在监管和全球价值链治理方面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政府的合作
全球价值链是一个治理链。全球价值链的复杂性、国际性、整合性等特点促使跨国公司通过复杂的供应商网络和不同的治理模式来管理全球价值链,从而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增值最大化。其治理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直接投资、非股权模式和市场交易。由于不同的治理模式对供应商有不同的影响,它们的战略变化必然会对东道国的贸易和投资政策的选择产生影响。因此,应根据跨国公司的战略变化及时调整贸易和投资政策。
同时,全球价值链带来的一系列风险表明,全球价值链已经超越了国家范围,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目前,国际组织已经制定了保护人权、打击犯罪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国际原则和相关标准。为了应对全球价值链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我们应该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政府的合作,加强监管和治理。
(原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赵金,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编者:梁
标题:赵瑾:适应全球价值链 调整政策着力点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