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2字,读完约5分钟
扶贫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数千万中国人民的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扶贫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吹响了实现消除贫困目标的艰苦战斗进行曲,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3-2016年四年间,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000多万人,累计扶贫5564万人;贫困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了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需要看到的是,目前中国仍然面临着非常艰巨的脱贫任务。将来摆脱贫困就越困难,因为剩下的大部分是条件差、底子薄、贫困严重的地区和人民。精确扶贫是缩小贫富差距、弥补发展不足、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务实举措。为了在新的时代赢得与贫困的艰苦斗争,我们应该努力准确地帮助穷人,准确地摆脱贫困,使穷人能够获得真正的利益。目前,在精准扶贫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主客观方向的偏差,导致了一系列需要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扶贫机制识别不准确、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机制作用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立足于“精准”这个词,科学判断现阶段扶贫工作的新特点、新瓶颈、新症结,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调整,有效处理精准扶贫过程中影响全局的一些重要关系,确保精准扶贫战略的顺利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准确地确定帮助穷人的三大努力。
构建多维贫困识别系统
准确识别贫困
准确扶贫的前提是识别贫困,正确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真正扶贫、帮助穷人”。在这一过程中,有必要总结全国各地精准扶贫中贫困对象识别的经验,探索符合我国精准扶贫实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贫困识别方法,构建完善的精准扶贫识别体系,为精准扶贫奠定基础。要建立多维贫困识别系统,准确识别贫困,首先要规范“识别贫困”和“确定贫困”的程序。各级扶贫开发主管部门要建立识别和确定扶贫目标的管理机制,建立国家扶贫信息开发系统,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应遵循“以县为单位,分级负责”的原则,综合采用群众评议、实地考察等方式。,确定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并建立一个常设卡,使信息真实和完善。二是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提高村级队伍素质,确保“认贫”的公开和公平。第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各地区制定了相应的贫困筛查标准,以便更准确地识别贫困,真正帮助贫困人口。第四,扶贫开发要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合理的进出机制。
创新投资机制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精确扶贫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扶贫资源投入结构和方式的影响。换言之,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制约着精确扶贫的效果。因此,创新投入机制,提高扶贫资源配置效率势在必行。一是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扶贫资源。要整合利用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和闲置资源,不要忘记吸收更多的社会扶贫资源,统筹规划,使扶贫资源更加充足。同时,扶贫目标和扶贫资源要紧密对接,需求大、帮扶效果好的资源要统筹规划,优先安排。二是建立合理的资金整合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三,通过整体扶持等措施,同时实施政策叠加,加大扶贫资源投入,从根本上解决深层贫困。第四,汇集不同性质、不同来源、不同形式的扶贫资源,投入扶贫项目,有效解决多源综合贫困问题。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形成精确的扶贫力量
一个完善而准确的扶贫体系离不开政府、市场、社会和穷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一方面,我们应该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扶贫开发中取得更大的成效。目前,市场机制在扶贫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例如,中国贫困地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很少,扶贫项目缺乏实力雄厚的企业作为强有力的依靠,贫困人口或贫困地区生产的农产品难以打开市场。在当前和未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扶贫是这一称谓的应有之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关键在于从市场中获取动力和活力,在扶贫资源的聚集、整合和利用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充满活力,从而形成精准扶贫的合力,不断提高精准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第一,使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例如,考虑在贫困地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以聚集各种扶贫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扶贫资源,使扶贫资源合理流动。二是扶贫项目和实施引入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支持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和众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对于这些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参与扶贫,我们可以考虑采取自愿的原则,采取全方位的方式。三是增强扶贫工作者的市场意识,培养他们运用市场机制加大扶贫力度的能力,使他们自觉地将市场机制引入工作中,使市场机制在准确扶贫中充分发挥作用。(原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李宏雄)(作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湖南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基地)
(编辑:胡风)
标题:李洪雄:找准精准扶贫的三大发力点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