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56字,读完约6分钟
不久前播出的中国诗歌大会,激起了人们对中国诗歌的热爱,也激起了年轻人学习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特别提到,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教育环节,是一个扎实的工程;融入教材体系是一项铸就灵魂的工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一个背景工程。
那么,如何完善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的灵魂呢?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前不久,许多NPC代表和CPPCC委员集中讨论了《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论坛”上,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寻找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喜欢的时代气息,再次成为专家们的热门话题。
激活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
寒假期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3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石柱寨木刻水印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教学体验厅,学习中国传统技艺木刻水印的历史,并在木刻水印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刻刀经历了雕刻的过程,开启了节日传统文化之旅的“第一课”;“明月是什么时候?向天空请酒。我不知道天空中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在湖北省中小学生经典阅读大赛的最后一场,参赛选手们朗读了“明月几时?”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在湖北,尤其是在湖北的中小学生中,阅读和学习经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和智慧的力量。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最近举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论坛”上,许多学者认为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北京大学教授娄毓烈提到,孩子和老师应该重视传统文化中优秀道德的内容,比如孝道,“天生的爱就是孝道”,告诉孩子孝道是源于人性的天生的爱;例如,诚,“诚,天之道,诚,人之道”;例如,尊重,“尊重是直接的内部,正义是外部。”有必要告诉年轻人,他们应该是尊重的,尊重的和令人敬畏的,他们不应该欺骗自己,鲁莽行事,懈怠或放手,并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只想通过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君子的品格,培养人。清华大学教授钱逊也提到: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敬德”,就是告诉青少年在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要把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放在更高的位置。另一个例子是“音乐团体”,它告诉青少年要把个人和团体统一起来,把个人发展、个人价值和团体发展统一起来。只有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天下先忧后乐”的本质。
创新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
2017年农历新年期间,广州广佛寺交易会接待了600万游客,并阅读了5000多万个主题。它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创新了形式和载体。创意市场“广府朝晖”让年轻的大学生成为大师,并邀请动画和公共艺术参与非遗产项目。同时,它只是将庙会搬到校园里,让孩子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年轻人真正成为主角和参与者,成为庙会受到关注和欢迎的原因。
为此,许多学者分析说,要使传统文化焕发青春,就要在坚持文化背景的同时赋予它新的内涵和创新的时代表达,并在创新和融合的过程中发现,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对此,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价值教育的校本研究”课题组专家邓李广建议,应从重视经典、注重礼仪、练习书法、熟悉历史人物入手。邓李广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基础,民族的价值体系和基本信仰都是由民族的经典所承载的。同时,除了经典之外,古人强调历史人物。今天,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我们不妨尊重古老的“以经为纲,以字为纬”的原则,让年轻人了解中国的历史,学习与人相处的智慧,从负面的文字中学习做不到的事情。书法的功能是让学生沉潜浮躁的性情,集中精力聚气、定、静、安、虑,学会在九宫格方圆的行为,让青少年从书法的动静中领悟中国美学,培养耐心和规律。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进校园
校园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对此,有学者指出,目前青少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例如,青少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知识传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明显不足,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创新, 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同努力有待进一步形成。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副研究员、“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价值教育校本研究”课题组组长张广斌也提到,传统文化进入校园,教师是主体。然而,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一位数学老师曾经指出的,我教数学。学习传统文化有必要吗?如何将传统文化引入数学教学?事实上,校园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传承和教授传统文化的主体。
日前,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了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的具体方向:建设教材体系,根据学校各部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进入教材;拓展校园文化,戏曲、国画、书法、中医、传统体育、武术和太极都可以进入校园;按照创新发展的原则,加强研究与解释,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人才;传统文化不仅要走进校园,还要走向世界,把中国的故事讲好。
为此,一些教师建议我们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清层次,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注重家庭和国家感情教育、社会关怀和人格培养,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理想人格。同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该多管齐下,在全社会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氛围。(记者赵一娜)
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将传统文化“烹”出时代味儿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