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26字,读完约9分钟
左图为河南鹤壁15.8万吨级超悬浮床工业示范厂。(数据图片)
右边,专家正在三聚环保中央控制室进行调查。(数据图片)
在最近召开的2017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国家电网、海尔一起,作为典型企业代表上台交流创新经验。
在强势企业的盛会上,三聚环保作为一个中小企业,凭借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高技术企业煤化石化一体化联盟服务管理”,获得了“麦克风”。
据统计,这家综合性能源服务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多年来营业收入和利润翻了一番。特别是2016年,收入为175.31亿元,同比增长207.66%;母公司净利润16.17亿元,同比增长97.07%。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短短7年间,三聚环保的市值从上市之初的30亿元飙升至700多亿元。
以技术创新为骨血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中国的炼油领域在模仿学习方面取得了进步。如今,在新一代炼油技术领域,我们已经做到了国际巨头无法做到的事情。”
"我们所有的快速发展都与创新有关."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克林对记者表示,作为一家由科研人员创办的企业,三聚公司的创新精神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三聚环保已申请国内外专利405项,其中发明专利372项,实用新型33项;公司已获得21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90项,实用新型28项,其中美国专利12项,欧亚专利1项,加拿大专利2项。此外,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十二五”石化行业十大创新企业和2016年中石化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如今,三聚化和环保的技术创新已经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一批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核心技术(Aiji、净值、信息)如世界领先的铁基催化净化技术、高效钌基低压氨合成技术、焦化污水气化回收利用技术、新型煤浆脱硫技术、焦化烟气脱硫脱硝余热回收综合工艺技术、秸秆生物质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和生物质碳土壤改良技术等不断突破。其中,最耀眼的技术是mct成套超级悬浮床。
“要说这项技术,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在现场处理石油产品的设备并不多,只有我们能够实现平稳运行和环境保护。”克林的骄傲溢于言表。“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中国的炼油领域通过模仿学习取得了进步。现在,在新一代炼油技术领域,我们已经做了国际巨头不能做的事情。
行业专家告诉记者,中国自主研发的悬浮床加氢关键技术和设备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将大大提高现有煤化工和石化行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巩固中国的能源安全。具体来说,目前我国大多采用传统的延迟焦化工艺加工劣质原油和渣油,汽油和柴油的收率只有60%左右。通过使用具有超级悬浮床的mct工业装置,常规油、非常规油和不能提炼的油可以进入市场,并且可以使用劣质原料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比以前的加工方法多30%的清洁油。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每年可生产约9000万吨清洁石油产品,相当于几个大型油田的产量。
2016年12月30日,年产150万吨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综合利用项目开工仪式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这表明,在mct工业示范装置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三聚环保向大规模工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十三五’期间,三聚环保将继续建设数百万吨级以mct核心技术为基础的mct加氢装置,实现煤、油、生物质原料的多元化和转化,提升传统产业。向绿色、高端和高价值转型。”三聚环保董事长刘磊说。
在R&D平台的支持下
通过内外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三聚环保不仅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强大的R&D团队,还与国内外高校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平台
“三聚环保从事净化材料和催化剂,可广泛应用于石化、能源和化工企业,解决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问题。今后,企业要努力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石化和现代煤化工技术公司,二是成为世界领先的生物质利用和绿色能源化工技术公司。”克林说。
三聚环保对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充满信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精神和跨境合作。”克林表示,三聚环保不仅拥有石化和现代煤化工技术团队、催化剂基础研发团队和工程设备研发团队,还拥有日本、德国和美国的专家支持团队。
早在2012年,三聚环保就与福州大学合作,支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目前,公司已建成一个工业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北京工程实验室和三个R&D中心。三聚体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福建三聚体达夫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通过多行业、多领域的技术集成,完成了传统化肥及相关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自主开发、生产和应用合成氨催化剂的国家,成为中国化肥和煤化工行业的领先技术团队。
位于北京、沈阳和福州的R&D中心专注于脱硫净化材料、脱硫净化工艺、脱硫设备、加氢催化剂和肥料催化剂的研发。其中,北京R&D中心专注于工程技术开发和研究;沈阳R&D中心专注于材料合成和放大工艺研究;三聚达夫国家工程R&D中心专注于催化净化机理、尖端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发。三个R&D中心形成了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的专业R&D体系。
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三聚环保与国外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内引外拓”的科研开发模式。企业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脱硫机理研究工作;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在石油深加工催化剂方面长期合作;与美国西南研究院和法国石油研究院建立联合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开发费托合成和合成气一步法生产乙醇等技术...
2016年,三聚环保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了三聚南农绿色工程技术中心,形成了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生态研究所为主体的绿色农业科研体系。经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批准,依托三聚环保,成立了“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秸秆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工程中心”,开展持续的研究工作,造福社会。
内外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速度。目前,三聚环保9项产品和技术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创新奖,2项产品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以模式创新为纽带
很多时候,仅靠技术创新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因此,必须创新商业模式,树立“以市场为先导,以技术为核心,以金融为手段,以资本为纽带”的共赢共享发展理念
“作为一家技术创新公司,我们不缺乏优秀的技术。然而,在营销方面,我们发现,虽然许多客户面临着传统行业转型和发展的问题,他们无力支付升级费用,但好的技术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却无能为力。”克林说,这种情况使企业认识到,单靠技术创新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必须创新商业模式,即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之路。
2012年,三聚环保提出“以市场为先导,以技术为核心,以金融为手段,以资本为纽带”的双赢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传统焦化、煤化工、石化行业向低碳环保新能源转型。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三聚环保已加入20多家民营石化、焦化和煤化工企业,初步建立了环保化石能源服务联盟。通过顶层设计,联盟实现了现代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加工过程中碳、氢元素的高度互补产业链。通过不断注入三聚化环保自主创新技术,为企业实施量身定制的技术改造,为企业定制原材料和产品,构建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从而突破煤化工和石化企业相互主导、自我封闭的传统发展道路,大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不是单一的技术服务,而是从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到金融资本的集成解决方案。”克林说,事实上,中国资本市场并不缺钱。一方面,许多资本希望找到好的项目;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有良好的资源和项目,但他们找不到钱。因此,三聚环保开始在联盟企业和资本之间搭建平台。
在此基础上,2015年,三聚环保与联盟企业和天津产权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国低碳新能源产业”。同时,在三聚环保的推动下,联盟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成立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吸引了投资少的金融资本的参与。这打破了目前传统焦化企业贷款难的困境,银行可以通过与产业基金对接,更好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
此外,三聚环保深入研究区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促进联盟企业资源的有效对接,实现协调发展的互利共赢。如黑龙江七台河博盛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安瑞佳石化有限公司、大庆联谊石化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神龙集团的产品互补性很强。为了避免长途运输和迂回运输,联盟成员利用物联网作为纽带,协调原材料和产品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品的相互供应,帮助他们提高效率。
“用新技术、新形式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推动供应方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重点。”NPC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查委员会主任邵宁充分肯定了三聚环保的探索。
“三聚环保作为民营高科技企业,瞄准传统焦化、煤化工、石化行业向低碳环保新能源转型的巨大市场机遇,以产业服务联盟为载体,以其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为基础,创造多种经营模式,为联盟内企业开发多种个性化定制服务,推动传统能源和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和一体化发展。三聚环保的创新成果值得其他公司借鉴。”邵宁说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国民周雷)
(编辑:胡风)
标题:三聚环保的创新基因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