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世界名邦”的陕北绥德县,作为吕梁山的贫困县和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扶贫任务十分繁重。

为了打赢这场决战,近年来,绥德县以“推进产业覆盖、改善利益联动、实现精准帮扶”为主线,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政法综合治理、统战集团、NPC CPPCC、宣传文化的作用。“五大艾滋病”,加强组织领导、攻关力度、资金整合、作风建设、技术指导,重点建设专项扶贫和产业扶贫

形成74项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将“源头活水”注入扶贫工作

“我在园区拥有4份耕地,6份人口和1份工业扶贫。此外,我和妻子在公园里做短期工。今年的收入已经超过3万元,摆脱贫困不成问题。”面对记者,绥德县薛家河镇雷家庙村的雷永峰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为此,他在今年8月24日主动写了一份申请书,要求从贫困家庭的账册中退出。

雷锋是薛家河镇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受益者之一。薛家河镇镇长许表示,为尽快摆脱镇内贫困,自2017年以来,薛家河镇大力推进以雷家屯村为核心示范的股权变、资本变股份、农民变股东的“三改”改革。建设雷家屯现代农业园区,创新提出“三改改革+三模式+三套”扶贫模式

“三个模式”探索并确立了“党建引领、企业引领、农民诉求”三种发展模式。整合后,在5000亩土地上种植了大规模、标准化的3年生富士苹果苗。果园形成后,雷家庙村集体和陕西果业集团各占有2500亩产权,从根本上解决了产业弱、增收不稳、脱贫动力不足的问题。“三套办法”是落实“土地管理买股,政府产业基金分配股份给城镇未脱贫户,企业招收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到园区工作”的措施,使群众能有稳定的短期和长期收入增长,最大限度地惠及贫困户。“三个效益”是雷家岙村土地管理的分红收入、政府产业基金对全镇未脱贫家庭的股份配售分红收入、企业招聘设立卡的贫困户在园区工作的收入。

陕西绥德:“三位一体”构建大扶贫格局

据估计,雷家庙村农民人均年收入约为1.6万元,这是由资源投入、经营分红和劳动收入驱动的。前三年,配股贫困家庭按5000元资金享受陕西果业集团40%、15%、15%的分红保障。从第四年开始,他们将按每亩收入价值1: 1的比例向股东分红,共25年,贫困家庭可以享受零风险收入。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薛家河镇的工业发展之路只是绥德县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扶贫的生动例证。据悉,2017年,春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来到绥德后,该县通过多方调研和招商引资,结合各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今年,绥德县创新思路,加大投入,总投资近5000万元,每个镇(中心)至少开展一次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目前,全县已形成74个试点项目,为农民脱贫注入了“活水源头”。

陕西绥德:“三位一体”构建大扶贫格局

各种支持模式照亮了贫困家庭的扶贫之路

工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贫困家庭“脱贫不返贫”的唯一途径。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贫困家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缺乏资金、缺乏技术、害怕冒险和缺乏动力。如何让贫困家庭参与工业建设,实现创业和就业,是绥德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准确识别和找到不良根源是前提,创新模式和支持是关键。只有为贫困家庭种植“摇钱树”,他们才能走上繁荣之路。”绥德县县长纪说。

因此,2017年9月30日,绥德县积极推动成立陕西水果集团绥德有限公司,作为全国苹果优生区,该县苹果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公司负责人贺国伟表示,为促进绥德市扶贫和果业发展,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扶贫模式,已惠及4个镇(中心)1862户贫困家庭。

据了解,截至目前,绥德县果树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其中山地苹果20万亩,出口俄罗斯、缅甸、泰国、蒙古、尼泊尔等国,今年产值2.5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绥德县在促进传统苹果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光伏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极,有效拓宽了贫困家庭致富增收的渠道。两年来,共建成23座村级光伏电站和5座联村光伏电站,总规模2.8万千瓦,预计年收入约2800万元,惠及4757户贫困家庭,为贫困家庭走出贫困指明了道路。

繁荣自己的工业将使人民富裕。绥德县委书记李勇奇表示,在促进工业扶贫方面,该县重点培育和扩大山地苹果和设施农业产业化,支持贫困家庭发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以及农村产业和电子商务。光伏等新兴产业拓展“订单农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格局,祇园园区便民服务中心赵家屯应运而生,培育了18家龙头企业、8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2家家庭农场和2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惠及16437户39398贫困人口。

陕西绥德:“三位一体”构建大扶贫格局

优良品种提高质量和创造,使特色农产品能提高质量和增加效率

“我几乎每年都种红薯,但是我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多种红薯。最大的一个实际上有7磅多。”10月10日,崔家湾镇何家湾村72岁的村民何在绥德县首届“农民收获节”暨沙地扶贫与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上开心地说。本来,在政府的科学指导下,贺今年采用了新的甘薯苗,只种了4点半,却意外收获了2000多公斤。

这不是巧合。绥德县种植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志国表示,今年该合作社已建成红薯200亩示范基地,亩产5000公斤。由于沙地“绿源牌”甘薯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生态产地保护产品认证,其“价值”大幅提升,现已销售至每公斤6元。同时,合作社还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523户贫困户参与甘薯产业发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陕西绥德:“三位一体”构建大扶贫格局

据了解,绥德县甘薯种植面积3万亩,涉及5000多户,年产量6万吨,年产值1.2亿元。小红薯已经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期产业。

绥德扶贫办主任刘树雄表示,近年来,绥德县利用无定河和大理河的区位优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目前,全县已建成4473亩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和8000多亩塑料大棚,初步形成7个100亩以上日光温室专业示范村。(张哲浩杨永林张东红)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0日,03版)

编者:纪爱玲

心灵鸡汤:

标题:陕西绥德:“三位一体”构建大扶贫格局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