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11字,读完约9分钟
两个大湾区的提议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中央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此后不久,我建议在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时,将沪杭甬大湾区都市圈发展规划提上日程。像粤港澳大湾区包括9+2城市一样,沪杭甬大湾区,除了沪杭甬外,苏州、舟山、无锡、嘉兴、绍兴、南通等城市也在此范围内。
上海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结果取向是,上海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新经济源;上海金融中心的功能类似于香港在广东、香港和澳门的功能,将成为沪杭甬湾地区的核心优势。
杭州将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加”创新创业中心,新一代智能科技信息产业已经并将继续在杭州健康发展。
宁波和舟山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宁波、苏州、无锡和南通都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完成后,都将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地。
也许,我当时直接提到了“上海、杭州、宁波”三个城市。从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我没有提到江苏或江苏的一个城市;或许还有其他原因。我的提议已经被媒体关注了一段时间,但在其他场合似乎不受欢迎。
事实上,用“沪杭甬”来命名中国的第二个大湾区主要是基于对杭州湾地理位置的描述。另外,当我用文字表达的时候,江苏有几个城市。
我特别想指出的是,可以讨论哪个名字更适合中国的第二个大湾区。最后,当然,中央政府的官方文件中的用法将占主导地位。
正如一些学者肯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提法,从字面上讲,粤港澳三个行政单位构成了一个以广东为首的行政主导型的海湾地区。这与在珠江三角洲(不包括香港和澳门)前面加上“大”字不同,因为大珠江三角洲这个词没有明确的主角和主角。
我提出“上海-杭州-宁波-大湾区”,强调上海在海湾地区的领先和核心地位,并把杭州湾周围的两个重要城市与它并列。我也有明确行动主体的意图。
日前,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访问上海时,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在两地论坛上发言,表示上海将全面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倡议,共同规划推进杭州湾大湾区建设。这是上海政府第一次明确表示支持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
杭州湾周围的海湾地区正处于研究阶段,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升温。包括哪些城市?
一个多月前,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这个大湾区做了详细的安排。接下来,中国第二个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被提上了中央政府的议事日程。
中国湾区经济的定位
我认为,中国湾区经济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其定位、存在的瓶颈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在讨论中国两个海湾地区的定位之前,让我们先看看目前世界上三种大湾区类型的定位。
几天前,一份研究报告称,世界上的三个大湾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纽约湾区有“金融湾区”之称,东京湾区有“工业湾区”之称,旧金山湾区也有“科研湾区”之称。
笔者认为这一总结基本准确,但仍存在一些疏漏和有待完善的问题。事实上,今天的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已经成为“综合湾区”。
纽约湾区的金融特征不言而喻,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全球地位凸显了纽约湾区自我更新和升级的勃勃生机。此外,它在制造业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突出了纽约湾区的“综合”——金融+文化+制造业——特色。
东京湾区也是如此,那里从制造业开始的工业特征非常显著;东京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下降,但是金融业仍然有很大的规模。因此,将东京湾区概括为“全面”更为恰当。
称旧金山湾区为“科研湾区”显然比称其为“科创湾区”要好。就趋势而言,以硅谷为核心的旧金山湾区擅长科技创新,但以风险投资为重点的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使其逐渐接近“综合湾区”。
在硅谷湾区,科技公司聚集在一起
在新一轮(第三次或第四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将成为中国两个大湾区的主要规划和建设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的提议与深圳近年来成功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和来源地密切相关。
环杭州湾的大湾区以上海为主体,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结果导向,以及杭州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方面的突出表现,决定了中国第二大大湾区也将定位为“科技创新型”。
作为“科技创新”,大湾区将在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两个大湾区的金融资本支持将有助于“科创”湾地区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海湾地区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依赖于原有产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它们将逐渐成为这两个城市群的主要产业内容。
今年上半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以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日益完善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为海湾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中国湾区经济的瓶颈及对策
在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产业互补、交通运输一体化等驱动因素都具备或初步具备的情况下,中国两个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还存在哪些瓶颈?如何破解和解决?这是我近期研究中最关心的问题。
我得到的答案是,第一,自主创新的资源不足,甚至严重不足。这是深圳最大的国有企业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领导告诉我的。
改造后,该公司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有资本投资控股公司,而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园区产业、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集群的运营商。
如何在深圳投资控制下的各个工业园区聚集科技资源,包括创业孵化和新兴产业培育,是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中国的深圳、广东、港澳、珠江三角洲等城市,这些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高质量的科技资源稀缺。
该怎么办?深圳投资控制有限公司正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典、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投资基金,将科技项目引进深圳,帮助深圳、广东、香港、澳门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集,但仍面临质量科技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位领导告诉我,我们通过在上述高质量人才集中的国家建立孵化器和工业园区而获益。此外,在深圳,科技项目的估值往往是合理的,在深圳获得R&D成果和产业化项目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自主创新资源的不足。
第二,行政区域规划管理体制是有约束的。(在这里,暂时搁置在粤港澳大湾区遇到的跨界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文化融合)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规划一直严格按照行政区划的范围进行编制。这种规划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优点是容易操作和明确的领导人和行动者;缺点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被忽视甚至分离。
以深圳和上海为例。深圳是粤港澳三地的核心城市,也就是大都市。其行政面积只有1996.85平方公里,但周边城市如惠州、东莞主要接受其产业转移和商业合作。就经济和社会联系而言,这些城市应该在深圳都市区的范围之内。
不久前,浙江省批准嘉兴市设立“浙江省与上海市全面融合示范区”,这是一项具有制度创新意义的重要举措。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视察南通时,要求南通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要素资源优势,积极融入上海,增添新的发展优势,扎实推进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建设。
然而,没有一个大都市地区发展计划能够反映广泛联系和整合的要求。
长期以来,通过编制跨区域规划,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和由此产生的约束,引领中长期发展,孕育了强烈的现实需求,但苦于缺乏合适的突破口,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圆满解决。
研究表明,这一突破可能在于都市圈的规划。都市圈的“圈”不是由行政区划界定的,而是由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联系决定的。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计量模型,可以确定大都市区规划的范围和内容,国务院组织编制大都市区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如果“规划导向”能够得到有效实施,那么上述大都市规划将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进而产生积极效果,如减少低效的土地开发,增强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功能。
例如,在东京大都会区半径50公里内,它基本上被连接成碎片。根据这一范围进行规划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土地供应和住房供应。在提高土地开发效率的同时,它将为高端要素集聚提供更大的空空间。
在“规划先行”解决区域内相关主体合规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实施规划、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基于市场整合的协调机制。
同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做法,计划成立相关的政府机构或非政府组织,如日本的都会区维护局和都会区维护委员会、美国的纽约地区规划协会、纽约市规划委员会等。他们是大湾区形成和发展的推动者。
标题:中国两大湾区蓄势待发 和美国湾区差多少?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