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8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郭晓冬
通讯员田小红卞李娟
大同县位于山西、河北和蒙古的交界处,被称为中国的“黄花之乡”。近年来,大通县金融体系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规划,高举支农旗帜,适时调整支农方向,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支农金融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大涉农贷款投入, 大力推进大通县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扶持和培育了一大批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的产业。截至7月底,该县农协共发放扶贫贷款3.4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1.5亿元,工业精准扶贫贷款1.9亿元,谱写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社会农业双赢”的新篇章。
全力支持“一县一业”的大气候
"磨刀庄没有宝玉,遍地黄花都是金针."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描写了大同县的黄金产业——黄花。黄骅市大通县以其独特的金黄色、长角、肉厚、味脆、烹调时间长而闻名。它畅销东南亚、日本、欧洲和美国,被称为“素食上品”。
大通县政府把黄骅作为“一县一业”和农民扶贫的主导产业。大同县工会十分关注黄骅工业的发展,制定了特殊措施和特殊利率予以扶持,有效地推动了农民脱贫致富。2011年至今,全县共发放黄花产业贷款7.5亿元,增加黄花菜种植面积4万亩,扶持5260多户,扶持20多家黄花菜商户和黄花深加工企业,带动1260户贫困户。
积极服务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县协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实现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
大通县李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在大通县联社的信贷支持下,研究解决了鲜黄花菜保鲜加工和富硒加工的关键问题,开发了高档黄花菜系列食品,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成为精制黄花菜产业,产品出口广东、福建、上海等地。目前,在大同县联社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该企业通过产业升级改造,加工了4200吨农民黄花,成为县区黄花菜规模化种植、深加工和品牌销售的龙头企业,直接带动了县区2300多户农民种植黄花菜,农民年收入增加1.9万元。
同时,在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县联社使当地蔬菜加工龙头企业永祥食品有限公司不断扩大蔬菜深加工规模,直接带动了周边982户农民的蔬菜种植,农民年收入增加3500元,其中贫困农户365户。这只是许多企业在大同县联合信贷支持下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增收脱贫的一个缩影。
创新实施“四位一体”,结出硕果
对于缺乏商业项目的贫困户,大同县联社积极与政府、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大农户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联系。通过实施县政府支持、银行配售、实行主用、贫困户贷款受益的“四位一体”信贷模式,将贷款发放给贫困户,农民将贷款投入企业,签订协议,每年发放红利,使贫困户年收入增加3000元。同时,贫困户不必外出工作,可以在股份制企业工作,按月支付工资,这进一步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今年以来,通过“四位一体”模式,大同县总工会共发放了1157笔小额贷款给贫困家庭,贷款总额达5860万元。在县联社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大同益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同火山富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产业前景好、带动范围广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管理和充分利用扶贫和再融资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扶贫再融资的运用上,县联社充分发挥支持农业再融资的作用,通过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支持大通县天佑家禽业有限公司、大通县美云常恒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生产的产业化经营局面,同时利用扶贫再融资引导种植结构优化。2016年,全县黄花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值3.5亿元。建成西平、北寨早两个万亩区,形成了18个黄花种植专业村和13个黄花销售加工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农民+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2017年计划种植黄花3万亩,其中乡镇23237亩,25235人,益民公司7000亩。通过合作社和公司带动贫困户种植黄花,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县种植黄花将达到20万亩,32507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拥有一亩地,这不仅保证了76%的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而且在五年内实现了富裕和小康。2017年,协会利用扶贫再融资1.1亿元,充分发挥了支农和扶贫再融资的金融杠杆作用,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
大同县妇联以实际行动实践了“深入三农”的金融扶贫理念,精耕细作扶贫,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实效。目前,大同县联合率先扶贫,不断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我相信,在大同县妇联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梦想不会遥远。(张乐制图)
标题:助推“一县一业”精准扶贫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