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9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国将建设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多亿斤粮食生产能力。

所谓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坦、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村电力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粮食高产高效的农田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宏成表示,近年来,中国加快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保证

“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是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并确保在需要时能够生产和供应。”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副主任余欣荣说,“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可以增加粮食生产能力,还可以提高农田抗灾能力。”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2年,全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能够稳定保证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生产能力,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0%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

项目建成后,预计项目区耕地质量将提高一至两个等级,粮食平均生产能力将提高10%至20%,粮食平均亩产量将提高400至500公斤。在气象灾害严重的年份,项目区粮食生产的稳定水平将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专家认为,农业发展方向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创新方向是“轻型化、机械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因此,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布局是绿色、智能、精准农业生产的方向,也是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瓶颈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1.12亿公顷。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虽然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瓶颈。”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瑞红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目前,由于耕地长期破碎化、机械化作业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作业质量不合格、耕地质量退化和污染等原因,我国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低下。”

10亿亩高标准农田应该“建”和“管”

在一些地方,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消耗了大量地下水,过度使用了农药和化肥,占据了湿地和湖泊,降低了农业生产系统的整体功能。此外,小农场长期的粮食生产和管理模式、缺乏田间管理标准以及在每个种植过程中缺乏车间种植方法,也使得优质水稻品种难以大规模发展,生产的水稻和小麦没有达到应有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高标准农田的后管理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和资金,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农田道路也因当时设计和建设标准较低而出现翻浆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传统的生产经验和方法需要突破

要提高中国粮食供应的质量和效率,不能再单纯依靠传统的生产经验和方法,而要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反思和调整,通过高标准的农田建设发展资源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保持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张宏成表示,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粮食产出率转变为强调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水平的协调提高。

10亿亩高标准农田应该“建”和“管”

扬州大学农村振兴战略研究所常务副院长卢健飞指出,加强建设后农田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及时修复农田水利和农村道路等设施,确保其功能,是高标准农田长期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小家庭农场分散管理模式使得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难以实施管理和保护,农民不愿意也无法管理和保护基础设施。

张瑞红指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水稻和小麦的生产不仅要高产,还要讲究质量。然而,依靠传统的分散种植模式,不可能保证水稻和小麦的高产优质。要改变目前分散生产的局面,按照增产与增效并重、良种与好方法配套、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生产生态相协调的原则,从管理体制、栽培技术和智能机具等方面,结合一个完整的农业智慧和节约成本的种植业体系,形成一个新的智能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

10亿亩高标准农田应该“建”和“管”

专家建议,各级政府应加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重点支持作物栽培工程技术领域新成果、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广大农民真正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智能精准农业成为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郭)

责任:吉爱玲

标题:10亿亩高标准农田应该“建”和“管”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