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7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一声清脆的汽笛声,一辆俄罗斯铁路机车从绥芬河铁路港拉出了装有144个标准集装箱的“哈苏福富”海陆联运货运列车。从此,绥芬河成为这条国际通道的起点,成为连接东亚和欧洲陆海的黄金通道。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分行审时度势,积极聚集金融力量,支持木材加工、互市贸易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外贸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绥芬河市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逆势上升。绥芬河进出口贸易额13.8522亿元,同比增长37.1%,同比增长70.4个百分点;截至7月份,绥芬河铁路口岸货物吞吐量达到560万吨,同比增长16.3%;货物吞吐量达到14.2万吨,同比增长83%。外贸商品畅销全球数百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32685元,同比增长6.8%。
财政支持是真正的举措
振兴木材工业的“老字号”
绥芬河市有200多家木材企业,木材工业是边城的优势产业。然而,绥芬河木业整体深加工能力较弱,大部分是初级加工板。为加快木材产业转型升级,牡丹江市和绥芬河市人民银行组成调研小组,深挖优势,开阔眼界,积极与商务、综合保税区等部门形成联动,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与木材产业企业形成对接,在信贷供应、跨境结算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利用跨境参与融资业务,为新加坡绥芬河郭林木业城投资有限公司进口木材融资2亿元;中国银行制定了完整的“外保内贷”和“内保外贷”业务相关政策和操作流程,木材企业信贷风险敞口总额达5亿元。上半年,绥芬河进口木材6.4423亿美元,同比增长18.48%,出口家具约1900万美元,同比增长55%。木材进口量达到900万立方米,加工率达到45%,深加工规模达到80万立方米。
金融支持强调创新
支持相互贸易的“原始名称”
海陆运输走廊作为重要的运输系统保障,使绥芬河摆脱了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依赖,与国内其他航线相比,节省了1000多公里,在货运节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依托绥芬河现有的陆海空立体全方位物流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市中心支行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发展边贸贷款”联动工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为港口互市发展提供含金量较高的金融支持,努力探索解决物流和边贸担保不足的问题,积极开展,截至7月底,绥芬河市批发零售贷款15.2亿元,增长27.2%凭借强大的金融支持,绥芬河伊戈尔和库扬等俄罗斯商品二级市场和互助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具备批发零售、线上线下交易等功能。,使绥芬河的对外贸易很快找到了“感觉”。截至7月底,绥芬河城际货运量达到1.74万吨,同比增长23%;进口总额达到1.89亿元,同比增长54%;缴纳国家税收625.47亿元,参与交易的边民人数超过3万人,促进了边民扶贫增收和互市贸易繁荣。
注重财政支持
培育旅游业的“新名称”
绥芬河市旅游企业以民营为主,大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客观上限制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资。同时,金融机构对旅游管理、发展规划、项目开发和融资需求了解不多,难以对项目前景、预期效益和风险水平做出准确判断,银行信贷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分行积极调研走访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充分利用窗口引导金融机构从需求方角度发布《绥芬河市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疏通贷款流程,提供特色便利融资路径,搭建银企平台,促进资金供需无缝对接。农村信用社推出的“与游客同乐”信贷产品,由拥有有效资产、收费权和旅游优惠的客户进行质押。金融支持把百年铁路、百年建筑、百年贸易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变成了“富矿”。目前,绥芬河市至俄罗斯的国际列车每天运送700多名乘客,绥芬河市旅游业正逐渐成为支柱产业。
标题:开启“兴边富民进行时”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