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01字,读完约7分钟

编者按:农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项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总的出发点。为了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陕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历史成就,生动讲述陕西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强农、美乡、富农的精彩故事,由陕西省委网络办公室联合主办。 陕西省农业厅和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中国网),由中国网丝绸之路中国频道主办,推出“春风与农村适时振兴——让世界倾听陕西的声音”主题。

延安宝塔:“农业”水墨新村

巍峨的宝塔山,沿河起伏。宝塔区,古称兖州,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的丘陵沟壑区,素有“秦要冲”、“咽喉要冲”之称。

今年5月,延安告别了绝对贫困,老城区226万人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生活。在位于革命圣地“心脏”的宝塔区,在一个又一个干部的领导下,农民们不再仅仅耕种土地,而是等待天气来吃饭。他们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学习技术,发展工业,寻求发展,他们的口袋鼓鼓的。当天气好的时候,他们的心是明亮的。

峡谷中硕果累累的收获

“在路上,斜坡下有横梁”,“在山对面的横梁上”...就像陕北的民歌一样,延安宝塔的地形也是在山的上面和沟的周围。要去柳林镇的孔家沟,你必须爬山,要去甘谷驿镇的石家沟,你必须绕过一条又一条的沟。但是生长在这个贫穷山区深沟里的苹果和红薯使沟变绿,使高原变红,使这个贫穷的山村成为一个快乐的村庄。

宝塔区的山通风透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非常适合苹果生长。自1986年起,延安市宝塔区被确定为苹果优生区,宝塔区委和政府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三十多年过去了,宝塔区柳林镇山上的一棵又一棵苹果树,变成了一片在起伏的群山中盛开的苹果林。

柳林镇孔家沟村的薛刚刚开始尝试,只种了11亩果树,第一年挣4000元,第二年挣1万元。看到苹果种植收入逐年增加,薛开始扩大苹果种植面积,从11亩增加到20多亩,到今天的50多亩。他说:“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时代,食物和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苹果不能作为食物吃,也没有人想种植它们。如今,庄稼不再在家里种植,所有的果树都种了。”

延安宝塔:“农业”水墨新村

2018年,宝塔区苹果种植面积扩大到49.9万亩,产量35万吨,产值17亿元。

柳林镇的苹果一年比一年红,甘谷驿镇的沟里长满了绿色的藤蔓,红薯不断生长,丰收在望。

甘谷驿镇史家沟种植的红薯,凭借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世家沟村第一书记蔡奎说:“世家沟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前很落后。在支部的指导下,石家庄沟村党支部提出放弃玉米种植红薯的发展思路,开始大规模发展红薯产业。”

田建友,曾经是石家庄的一个贫困家庭,现在是甘薯产业的受益者。他说:“我过去用当地的方式种植甘薯,但我不太在乎什么时候种植它们。我每年只为自己种下它们。如今,甘薯政府专门从事技术教学。推地、铺塑料薄膜、打药、排便与以前不同。去年我种了8000多元的红薯。”

到目前为止,甘谷驿镇红薯种植面积已达6000多亩,覆盖全镇所有村庄,全镇30%以上的农民种植红薯。被称为“拐沟村”的世家沟,已经彻底摆脱了无工业、无收入、无管理的困境。

开门欢迎洞穴中的客人

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居民的一种古老生活方式。它简单自然。它是陕北特有的土楼,冬暖夏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年外出发展,一些窑洞自然闲置和消失。如今,农村地区的发展得到了加强,曾经“寒冷”的旧窑洞被新衣服取代,恢复了以前的“生机”。

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康平村利用闲置窑洞和剩余劳动力,结合农活引入“冯庄风味”和“冯庄果蔬”两大特色。村民郭焕玲在村里经营着一个瓦罐豆芽作坊,按照当地老人传授的方法,用番红花种植豆芽。这个作坊已经盈利两个多月了,瓦罐豆芽已经成为“丰村风味”系列产品之一。白建国是康平村的女婿。他在村子里承包了60多个闲置的洞穴来建造一个寄宿家庭,以恢复陕北的农家生活。游客可以吃农家饭,观赏乡村风光,住在农舍里,睡在炕上。

延安宝塔:“农业”水墨新村

宝塔区丰村乡党委副书记白锡军说:“2018年,康平村接待了32000多名游客。到年底,窑洞总收入的5%将留在村里,红利将作为集体经济分给村民。”

康平村正在努力创造乡村原始食材的味道,让游客可以在农家用餐和生活,而万花山乡向阳村的农家音乐已经摆上了餐桌。

向阳村是万花山乡农家音乐的发源地。56岁的牛建军是第一个在向阳村开农舍的人。他说:“我从2006年开始,第一年就开始赚钱。第二年,我扩大了自己的规模。近年来,我的年收入超过30万元。它比农业要强大得多。”

万花山乡人大主席张永福表示,当地政府不仅监督全村农家乐的庭院面积、形状和价格,还投入资金建设万花山乡特色家庭住宅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向阳村的14个寄宿家庭在周末可以接待大约1000名游客。

村子里的智慧和便利

“智能村”项目已经实现了“为农民提供更多数据和更少任务”的愿景。当电视遥控器打开时,村子里的一切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在你的手机上打开“乡村朋友圈”,村庄里的新事物已经传播开来。赵佳的智能广播电视网和腾讯的家沟村代表让住在村里的农民享受到了互联网的便利。

延安市宝塔区合庄坪镇赵家庵村是全市第一批智能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试点村。“不管是医生还是村里的大人物,我们都会上电视,我们的老两口也不用出去。”71岁的白永平(音译)说,自从智能广播网络进入家庭后,她和73岁的妻子艾申堂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了。

“人们张嘴,干部跑腿。普通人不一定玩电脑,但电视基本上是被使用的。”延安市农业局副局长李庆熙说,村里的老党员不能去参加党建活动,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远程教育;村上的决议、通知、财务和其他信息也可以通过智能广播和电视网络公开;群众应该赡养老人,接受医疗。在智能广播电视网络中查询到需要准备的资料后,他们可以将这些资料发送到村里的便利服务中心。

延安宝塔:“农业”水墨新村

目前,赵家庵村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在全市的前列,代家沟的“村友圈”已经成为联系村民感情的纽带。

代家沟纪检委书记冯玉介绍说,腾讯有五大板块:党务、村务、服务、业务和事务。党员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的身份、承诺和表现;村民可以在这里通过实名认证加入自己的村公共号码,随时随地参与村务;村集体和村民也可以展示当地习俗,并为村平台销售当地产品。

冯玉说:“村里有些东西可以直接送给村里的朋友们。每个人都可以一起互动,这可以连接信息和情感,节省时间和麻烦。”

农村产业长兴农民可以致富,农村生态常青农民可以长寿。在农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充实农民的口袋,还要充实农民的头脑。宝塔区转变发展思路,选拔领军人才,夯实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在深沟深山中发展优生苹果和红薯,在闲置窑洞中发展民宅和农家,在移民搬迁村中发展智慧村,保留乡土情怀,激发村民热情,为村民打鼓钱包,提高生活水平,创造收入,把沟沟峁变成金山银山。(彩虹实习生袁)

延安宝塔:“农业”水墨新村

责任:吉爱玲

标题:延安宝塔:“农业”水墨新村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