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8字,读完约4分钟
振兴农村,治理是基础。
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然而,面对更为复杂的村级事务,村干部们往往彼此看不到对方,农村管理中仍然存在黑角空白。
陕西省Xi市灞桥区从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文化中汲取养分,以邻里关系为纽带,探索白鹿原周边村落村民自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户主制度”。
灞桥区委书记严晓东表示,“户主制”借助“邻里关系”帮助村干部解决问题,使惠农惠民政策和群众呼声得以“上传下达”,填补了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在乡村治理中向下延伸的空空白地带,是对村民自治组织管理的有效补充。
“户主都是有着很高威望、良好声誉、热情的心和勤奋的手脚的村民。家庭管理不同于行政手段。以德治国,以情治人。”许多村支部书记告诉记者。
地寨街道办主任吴小金介绍说,“户主制”是以村组结构为基础的,即把村组划分为几个区,然后把区分成几个中心户。每10 ~ 15户推荐一个“户主”,负责管理环境卫生、政策宣传、维护信访稳定、社会状况和舆论、扶贫济困等具体事务。
记者了解到,“户主制”分为三级:第一级户主由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担任;二级负责人是村三委的其他干部和班组长;三级户主被群众推荐为能干而热情的人,负责具体事务的具体管理和监督。
地寨街吴芳村是灞桥区第一个试行农村“家庭制”的行政村。村支部书记王玉冠说,过去,这是一个典型的乱糟糟的环境,村里的道路上乱糟糟的建筑越来越多,柴火、垃圾和砖块堆积得越来越严重。"过去,干部们大喊大叫,村民们要么不听,要么假装打扫卫生,几天后又搬出去了。"
2016年9月,吴芳村从600多户人家中推荐了41人,超过1700人作为户主,村庄的面貌迅速改变。
康翠叶,60岁,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当选为三等户主后,一些村务落到了她的肩上。“每天,我首先打扫我的门,然后打扫我邻居的房子。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们不能脸朝下。现在每个人都有意识地做好清洁工作。”
走进白鹿原美丽乡村的典型代表——希澈村,白墙红砖,这个村庄干净整洁。我无法想象垃圾在这里泛滥,以及“臭”的名字到处传播。
村支部书记曲立军说,过去,村里的环境卫生年年改善,年年反弹。实施“户主制度”后,环境治理的成果将很容易得到巩固。
解决邻里纠纷也是户主的责任。“村民们在为小事争吵。村长建议说这可能行不通。我们理解彼此的脾气,调解要简单得多。”吴芳村67岁的户主何贤伟说。
吴小金说,街道上的27个行政村已经全面实行了“户主制度”,这些“非工作人员村干部”解决了“干部管不了,干部管不了”的问题。
“农户制度”延伸了触角,开辟了渠道,为农村治理提供了启示。据记者采访,一些农村地区按照“户主制”模式开展工作,在解决一些农村地区的难题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严晓东说,“户主制”的实践证明,农村治理要紧紧依靠群众,动员群众参与,用邻里情感解决一些盲目的问题,让群众有一种“得”的感觉和“参与”的感觉。
虽然“户主制度”取得了成效,但也面临着瓶颈:如何使这一制度长期发挥作用,如何让户主长期保持热情?
吴小金坦言,地寨街道办对各级户主进行奖励。奖励或吸收优秀户主担任村级清洁工作人员,优先推荐基层代表、妇联主任、村级干部,并在家风评选活动中给予优惠。
许多基层干部认为“一把手”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于实施和推广。建议进一步激发户主的内生动机,保持有能力和热情的人参与自治的热情和耐心;同时,让“户主制”突破卫生水平,充分参与农村振兴的各项事务,不断努力实现农村“有效治理”。
编者:张嘉诚
标题:《白鹿原》探索农村“家庭制度”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