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66字,读完约7分钟

编者按:一季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爱知、净值、信息)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规模以上产业高3.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培育新发展势头、获取新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应按照深化供给侧改革部署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健康发展新兴产业?如何防范一些地区产能过剩的风险?本期将推出一系列调查报告。

工业机器人 如何走得稳(聚焦供给侧改革?新兴产业调查①)

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正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工业机器人低端产业风险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它高调宣布将投资200亿元建设一个机器人工业园。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500亩工业用地迅速到位。一年多过去了。除了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低端机器人装配厂外,原本计划的减速器、伺服电机等高端配套企业已经无影无踪...

发生在中部省份一个普通县城的真实案例反映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工业发展的一个方面。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表示:“机器人领域低端产业的风险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40多个工业园区和800多家企业抢蛋糕

“2010年,美的每月生产空调整了50万台和1万多名员工;如今,它的月产量为550,000台,拥有3,000名员工。”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公司工程部设备经理刘倩伟表示,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和生产流程的信息化改造,每年使人们的平均效率提高了20%。

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是近年来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突出特征。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大幅上升。2014年,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5.7万台,增长54%;2015年,销量增至68,000台;2016年,安装的机器人数量高达85,000,超过了世界上新增工业机器人的30%。

行业分析师预测,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0.2万台,累计拥有量将接近45万台。中国本土机器人公司的市场份额将从2012年的不到5%增加到2017年的30%以上;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数量将达到80多万台,潜在市场需求价值近5000亿元。

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37个主要行业和91个中间行业。2016年,3c(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分别占国内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额的30%和12.6%。

然而,强劲的市场需求也带来了行业过热。据统计,中国有20多个省份和40多个机器人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在过去的两年里,机器人企业的数量从不到400家迅速增加到800多家,而产业链中有超过3400家相关企业。其中,仅浙江就有280多家机器人企业。CCID研究院设备研究所所长左世全坦言:“中国机器人产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过热现象,一些地区确实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上马的现象。”

工业机器人 如何走得稳(聚焦供给侧改革?新兴产业调查①)

“5年后,国内机器人公司有五分之一的剩余是件好事。没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组件的制造商基本上没有生存的空空间。”根据国内机器人制造商的负责人判断。

大约90%的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来自国外

东北某汽车企业购买了国内某企业自主开发的焊接机器人。由于可靠性不足,生产线一度停止运转。

吉利汽车肖春工厂在冲压车间购买搬运机器人,并多次拜访国内机器人企业,但在负载能力、重复精度和控制稳定性方面均达不到设计要求,最终选择了abb。

几年前,上汽通用考虑了国产品牌的焊接机器人,精度和可靠性都很好,但关键部件依赖进口,价格比国外产品高70%-80%...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有三个弱点:外国品牌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60%以上,复杂的多关节机器人有六个以上的轴。外国公司的市场份额约为90%;国外机器人占难以操作的焊接领域的84%,在国际上应用广泛;在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外国公司占总数的90%。”沈阳宋新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总裁曲道魁说。

符节设备(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生接到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焊钳订单已有三年,他介绍说,他们向华南某机器人企业开放了焊钳接口协议,但经过几个月的攻关,该企业焊接机器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始终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左世全认为,近年来,虽然已投入生产的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取得了突破,但中国企业的机器人核心技术仍存在较大差距,可靠性仍需不断提高。此外,对焊接、手术和医疗等复杂技术的掌握还不够,尤其是在感知和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方面。

高端行业属于低端,行业进入门槛有待提高

“中国大量制造企业仍处于从‘工业2.0’到‘工业3.0’的转型升级阶段,可以替代工人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在有害环境中作业的低端工业机器人。市场是巨大的。左世全表示,2016年上半年,国内60.1%的工业机器人用于搬运和装卸领域,销售额同比增长94.3%;用于切割、磨削、去毛刺等领域的加工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03%。

随着低端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工业投资的热情自然高涨。然而,在曲道魁看来,如何从数量和速度向质量和内涵转变是当前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据报道,广东省东莞市从事机器人产业的企业有200多家,但大部分企业要么购买国外设备集成,要么购买国外核心部件组装,拥有知识产权的不到三分之一。

低端产能轻率投入大规模行动,相关政府补贴的作用是什么?左世全表示,去年,CCID研究院、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单位发现,许多地方政府部门要么通过补贴用户间接支持,要么直接给予机器人制造商技术改造资金、股权投资、首套溢价补贴等资金支持。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东莞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包容性补贴;安徽省芜湖市两年内实现各类政策性资金4.4亿元。

工业机器人 如何走得稳(聚焦供给侧改革?新兴产业调查①)

"地方扶持政策在明显促进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问题."左世全说:首先,它导致重复建设。支持制造企业购买本地设备的政策使得机器人企业遍地开花,导致大量低端产能。第二,它导致恶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扶持政策使企业比R&D更注重生产,催生了一批小本经营的弱势企业,导致了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第三,它影响了自主品牌的形象。调查发现,存在地方扶持政策,没有公开透明的审计标准和流程,企业在设计产品时缺乏统一规范的指标。有些技术在成熟之前就被列出来了,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这削弱了用户使用自主机器人的信心。

工业机器人 如何走得稳(聚焦供给侧改革?新兴产业调查①)

优化和调整政策势在必行。左世全建议:一是落实行业标准条件和行业发展健康导向,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行业向高端发展;二是加强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加快行业急需的各种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第三,建立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与生产、教育和研究紧密合作,解决行业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正在制定行业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工业机器人低端行业风险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协调员:李露

人民日报(02版,2017年5月8日)

标题:工业机器人 如何走得稳(聚焦供给侧改革?新兴产业调查①)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