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4字,读完约2分钟

在2017年“两会食品大厅”上,来自食品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与业内专家学者就如何提高食品安全和健康食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济日报记者熊立社

2017年3月8日晚,代表们在“两会食品厅”——“说出食品的真相”上,代表们、专家学者们多次提到食品科普,凸显了加强食品科普工作、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养对打击食品谣言、消除食品安全网络环境的重要性。

科普是建设食品安全大厦的基石。近年来,各种关于食品的谣言充斥着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最近,“塑料”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网红”。一段时间以来,“塑料紫菜”、“塑料粉丝”等奇异的美食谣言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疯传。虽然监管部门、主流媒体和行业专家都在第一时间驳斥了这一传言,但这一传言风暴给紫菜行业和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商会副会长、福建潘潘集团董事长蔡金坤表示:“一个品牌在谣言四起之前可能只剩下半条命了。”

食品谣言当重手惩治

经过认真调查,为了打击食品谣言,有必要增加对谣言的处罚,主流媒体,行业和企业应积极澄清事实,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不应盲目传播谣言。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行业企业、媒体等各方加强公众食品安全的科普宣传,共同打击食品谣言。

一方面,监管部门应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普及工作。监管部门,特别是基层监管部门,应定期举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充分利用广播、手机字幕屏幕等多种形式,开展有特色、贴近群众、丰富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在诚信经营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谣言止于事实,事实胜于雄辩。只要产品质量有保证,原材料、生产和加工管理有方,企业自然有信心回应谣言。此外,企业还可以举办参观工厂、科普讲座等活动。,以便让消费者当场了解并增强他们对产品的信任。

同时,媒体应该是食品安全知识的良好传播者,特别是当公众信息安全意识不高,食品谣言给公众带来麻烦时,媒体应该科学准确地报道食品安全信息。

最后,面对食品谣言,消费者应该理性,不要盲从,对任何转发的流行信息保持怀疑,不要急于向前或得出未经确认的结论。

打击食品安全谣言和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不是一天的工作。各方需要共同努力,信守承诺,履行责任,共同打击食品谣言,形成良性互动的食品安全社会氛围。(原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季

(编者:梁

标题:食品谣言当重手惩治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8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