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7字,读完约6分钟

图①位于上海杨浦区的腾讯中创空房为企业家提供了更大发展的空房。

图2制作者聚集在上海杨浦区大学路交流思想。

图③2016年全国“双创”周上海分会场启动仪式在杨浦区举行。(数据图片)

去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设大众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首批确定了28个双创新示范基地。经过开创性的探索,双创新示范基地充分聚集了双创新资源,构建了双创新生态,激发了双创新活力。资本、人才、技术政策等优势资源在这里加速聚集,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推动经济转型的新局面,探索出一套创业创新体系和经验。

上海杨浦:创新因子自由生长

从上海地铁10号线江湾体育馆站到杨浦大学路创业街,约1公里。过去,制造商常常步行去那里。现在,当他们走出地铁站,他们可以在三五分钟内到达莫比克。

风靡全国的Mobike早在去年6月就与杨浦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杨浦成为mobike在中国的第一个政企合作伙伴。mobike首席执行官汪晓峰表示,正在建设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的洋浦,协调了该地区的车辆运营、交通协调、停车规划等各个部门,给予了mobike全方位的支持,使mobike找到了适合生存的土壤。

上海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表示:“未来三至五年,杨浦将探索政府服务模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收入分配制度等创新创业体系,进一步激发‘双创新’的内生动力,为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提供智力和产业支持。”

聚变带来“裂变”

打破大学校园、工业园区和城市街区的界限,让资源自由流动,让“三区”合作形成创新和创业的氛围,这是杨浦的一大特色。

例如,800米的大学路已经成为著名的创业场所。如今,沿着大学路有40多家咖啡馆和创意餐厅。桌子和椅子被放在花和木条的露天里,这使得人们看到它们时想坐下来。在首次公开募股咖啡馆,决策者聚集在这里谈论项目和梦想,各种创业资源在这里相遇和融合。咖啡的香味和企业家的热情弥漫在这个街区。

例如,1920年,长阳创谷的前身是东华纱厂。整个创谷是按照大学校园的格局设计的,树是最重要的元素。长阳创业总经理Xi荣庆告诉记者,长阳创业不仅保留了原有厂房的建筑特色,还将原有的桁架车和吊杆改造成街道走廊和公园装饰,并尽可能保留原有的铁轨、管道、仪表、控制箱等元素,以更新工业遗存的钢铁之美和实用功能。在这里,一个名为“启蒙之星”的国家孵化器落户,并在短时间内成功孵化了20多家企业。

上海杨浦:创新因子自由生长

杨浦是中国现代民族工业的摇篮。上海有最古老的工厂:133年的杨树浦水厂,103年的杨树浦电厂,93年的杨树浦煤气厂;这里有许多知名的民族工业品牌:上海牌手表、回力运动鞋、郑光和苏打水。”李跃旗告诉记者,杨浦聚集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0多所知名大学和100多个研究机构。在建设双创新示范基地的过程中,杨浦将这些历史积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

上海杨浦:创新因子自由生长

杨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苗荣斌表示,杨浦在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的营造中产生了独特的创新基因。在这里,创新和创业不是由政策驱动的,而是由创新因素的自然增长驱动的,从而促进城市更新和工业发展。目前,全区共有600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每年有200-300家创业企业孵化高校师生,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建设生态社区

“我们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企业家需要我们做什么?作为一个公园,我们能为决策者,尤其是刚离开校园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什么?”Xi·荣庆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有三点:低成本、高质量的空房、校园化、开放包容的环境和创新的生态社区。

“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周围有杂草,就不利于成长。如果它们都是灌木,很难吸收养分,就必须形成一个生态群落。”闫介绍说,长阳创业园根据企业规模和需求分四个阶段建设。在第一阶段,开设咖啡馆、餐馆和生活商店,为生活设施创造商业点;第二阶段是中创空室,为“蚁族士兵”提供一个多元化、开放的“战场”;第三期和第四期吸引着著名的公司总部落户,成为“大象跳舞”的“表演场所”。

上海杨浦:创新因子自由生长

根据这一想法,一个创业生态系统正在形成。创智天地公园总经理Jennifer告诉记者,目前,这里有很多创意空屋、科技园、初创企业、科技团队和大学等。与周围的娱乐和生活设施一起,它已成为一个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公司可以在前面注册,人们可以在后面生活和居住。”

“这个园区既不能成为科技地产,也不能成为大杂烩。”杨浦区区长谢建刚指出,园区需要有效整合和提供专业的科技中介服务,发挥从“零”到“一”的作用。为此,杨浦不仅根据企业的纵向发展需求,引进了投资、法律事务、人才、培训等一批专业服务机构,还横向聚集特定领域的特定类型企业,统一提供孵化服务,形成了一批以建筑领域为重点的“建筑+”中创空房、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顾客回归中国”和以互联网为重点的团队

上海杨浦:创新因子自由生长

此外,杨浦区科委副主任童卫平说:“在动物世界里,最重要的资源是水,动物将靠水生存。”他告诉记者,“为了让创业生态系统更适合生存和发展,我们不断引进资金,让创业者靠水生存。”

去年10月中旬,由杨浦和上海双创投资中心发起,吸引社会资本的上海双创孵化基金正式成立,达到20亿元。上海双创投资中心总经理张赛梅表示,杨浦区政府正通过“基金+基地”的运营模式,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中小企业提供越来越好的融资环境,从而带动双创在全地区的发展。

童卫平告诉记者,杨浦的经验在于,该地区的中创空房可以为创新型企业家提供“创业前+创业苗圃+中创空房+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全程连锁服务。(经济日报记者李志国)

(主编:傅

标题:上海杨浦:创新因子自由生长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