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06字,读完约9分钟

“现在,私人资本对社会公共领域项目的投资正在升温,特别是定期付款的项目更有可能受到私人资本的青睐。自2016年下半年国家不断出台政策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范围后,新一轮民间资本投资开始聚焦城市地铁和城际铁路等项目。这些项目具有定期付款的特点,因此更容易吸引私人资本。”今年8月初,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一家专门从事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部门主管讲述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私人投资逐渐复苏的故事。

民间固投“四连增”后闯关40万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为2747.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3.1%;2014年为32157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8.1%;2015年为35.4007万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1%;2016年为36521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经连续四年增长。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2017年总投资有可能达到40万亿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私人资本投资的恢复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密切相关。然而,在此之前,2015年,ppp项目没有得到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只有部分城市公共领域的有偿项目如供热、供水、污水处理等受到民间资本的青睐,但投资门槛过高,阻碍了大部分民间资本的进入。

“由于2016年初私人投资疲软,政府在下半年继续出台政策并拓宽投资领域,这在促进私人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负责人表示:“我们也看到,民间资本获取利益的方式和方式不断丰富,参与项目的主导力也在提高。”

该负责人在8月初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的行业标杆项目现已签约。9月11日,中国第一个由私人资本控制的铁路投资项目诞生了。当日,浙江省政府与复星集团牵头的民间资本财团正式签署杭邵铁路ppp项目投资合同。私人财团投资占项目的51%,私人资本达到控股地位。

借助ppp模式,扩大投资领域,增强话语权,并带来可预见的收益...在过去的五年里,在中央政府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中国的民间投资正从“不投资、不敢投资”向“投资、敢投资”转变。

私人投资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今年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主任莫砺锋指出,五年来,投资在结构调整和补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补缺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民间投资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8个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长6.4%,增速较前7个月下降0.5个百分点。但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60.7%(不包括农民),与前7个月持平。

在地方层面,浙江省作为民间资本活跃的大省,民间投资规模也明显反弹。2017年上半年,浙江省民间基础设施投资880亿元,同比增长28.9%,增速分别比总投资和民间投资高19.6和16.1个百分点,占民间投资的10.3%。此外,上半年重庆、福建、天津、上海、广东、江西、贵州、湖南、海南、河南和黑龙江的民间投资增速均超过10%。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近日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去年初民间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中央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从效果上看,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有所回升,民间投资的改善意味着实体经济的复苏,这也带动了经济的改善。

在过去的五年里,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仅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一些限制性领域的市场进入壁垒不断减少,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改善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去年2%-3%的同比增长率相比,目前民间投资的同比增长率基本保持在6%以上,摆脱了去年初的持续下降趋势,民间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恢复期。

利用购买力平价打破“玻璃门”

与目前私人投资的复苏形成对比的是,私人投资遇到的“玻璃门”和“弹簧门”正在被打破,特别是在具有公共属性的基础设施领域,私人资本通过公私伙伴关系模式深入参与经济建设。

五年来,针对民间投资体制和机制面临的诸多痼疾,我国各级政府各部门不断努力为民间资本搭建平台、铺路。例如,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没有歧视的公平投资环境,进一步放开民用机场、基础电信业务、油气勘探和开发,取消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关键领域的各种显性或隐性门槛,在医疗、养老和教育等民生领域采取有效措施,有效解决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问题。

民间固投“四连增”后闯关40万亿元

更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中国创新了民间投资的参与模式,通过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为社会投资尤其是更多领域的民间资本打开了大门,并与其他简单的管理和分权措施形成了组合拳,从而以更大的空空间扩大了有效投资。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只有国家发改委公开推荐传统基础设施ppp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2万亿元,涉及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农业、林业和重大市政项目。

根据财政部公私合作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要求,已有13,554个国家级公私合作项目通过审计并入库,总投资16.4万亿元,覆盖全国31个省级区域和19个工业领域。

在推动地方实施ppp项目方面,今年3月底,证券日报记者赴山东省菏泽市调研时了解到,自2016年以来,菏泽市抓住了“落地实施”的关键,采取各种措施加快ppp项目的实施速度。目前,在山东省被誉为“投资精准、跨越快速的菏泽速度”,菏泽市ppp项目实施进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真正向私人投资敞开大门,政府除了利用公私伙伴关系模式之外,还提供了有形项目。“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65个重大项目,涵盖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是民间资本的大红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说,165个重大项目正在扩大对民间资本的投资。可以说,政府为民间资本搭建了一个唱好戏的平台,同时也可以为改善民生带来更多的红利。

“这些重大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主要由市场参与者实施,这将为社会资本,特别是私人资本提供巨大的发展。即使是政府主导的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也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胡祖才表示,对于主要由政府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将完善ppp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继续优化民营资本经营环境

尽管目前私人投资正在回升,但复苏的动力仍然不足。例如,今年前8个月,固定资产私人投资的增长率比前7个月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上述管理咨询机构的研究主管坦率地承认,“私人投资的增长直接反映了市场复苏的预期。”目前,私人投资增长不够强劲,受到投资成本高、融资难等因素的阻碍。”

刘向东表示,今年前7个月,民间投资增速仍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这意味着私人投资复苏的动力不够强,可能有一个需要优化和改善的商业环境。

“制造业私人投资数量大、比重高、增长率低是影响私人投资增长率的主要因素。”今年8月18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发言人孟伟表示,目前,我们正处于新旧动能不断转换的阶段,民间投资运行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融资难、融资贵等长期存在的老矛盾,也有影响投资的政策协调不足等新问题;既有需要进一步优化经营环境等外部原因,也有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自身原因。

民间固投“四连增”后闯关40万亿元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直在扩大合理有效的投资,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中的165个重大项目;对于已建成并运营且效益良好的现有基础设施项目,项目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通过ppp转移至社会资本,转移收益将由政府用于准确补充短板项目。

孟浩透露,下一步是实施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出台详细的政策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大力创新和推广ppp模式,推动地方政府利用各种ppp运营模式盘活现有资产,加快完善价格收费标准政策,建立相关领域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吸引民间投资参与。

“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央政府一再强调需要优化国内外商业环境,以确保公平、透明和可预测性。未来,预计随着“十三五”期间商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私人投资将进一步释放。特别是,新政策将逐步实施,私人投资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刘向东说。

标题:民间固投“四连增”后闯关40万亿元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15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