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52字,读完约10分钟
[摘要]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这是环境保护部在过去三个月中组织的第二次大规模检查。“去年底,主要是对企业进行监督,这与正在进行的空燃气质量专项检查不同。”
2017年2月15日至3月15日,环保部检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18个城市的空燃气质量进行了专项检查。与以往不同的是,环保部的检查规范空原: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和三位副部长将领导小组参加检查。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这是环境保护部在过去三个月中组织的第二次大规模检查,也是今年春天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环保事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15日,环境保护部宣布将派出13个检查组,监督各地应对重污染天气措施的落实情况。
“去年底,主要是对企业进行监督,这与正在进行的空燃气质量专项检查不同。”2月20日上午,环境保护部新闻办相关人员在电话中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官方网站,新一轮监管的18个城市是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沧州和衡水,山西的太原和临汾,山东的济南和德州,河南的郑州、鹤壁、焦作和安阳。
环保人士赵亮自2015年以来一直关注环保部的行动。他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第一季度空燃气质量专项检查”的提法是近年来第一次出现,这意味着每季度开展out/きだ0/燃气质量专项检查将成为常态;这是环境保护部长第一次亲自领导视察。
《泰晤士报》记者注意到,这次检查的重点是监督政府。环境保护部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了走访和监督,包括责任追究问题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整改落实情况,进一步督促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强化监督考核责任。
三个月内两次检查
2月17日,也就是新一轮监管开始的第二天,陈吉宁前往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进行调查。陈吉宁强调,要加强机动车监控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机动车排放大数据管理平台,提升监管技术水平,创新监管方法和手段,严厉查处重型柴油车等超标排放车辆,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9日和20日,陈吉宁赴河北保定进行专项检查。他走访调查了保定市礼县、博野县、安新县企业的锅炉改造和小企业集团的生产排污情况。19日晚,陈吉宁在保定召开座谈会,保定市各县区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这次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突出区县实施这项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突出问题,传递压力,采取切实措施,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陈吉宁在会上说。
国家环保督察员徐必久早前表示,此次检查将采取专项安排、部级检查、走访询问、抽查等方式。以监督为主导,监督与企业监督相结合。监督是这次检查的重点。
2016年,全国环保活动频繁。中央环境保护检查局先后检查了16个省,在环境保护部设立了水、土、气三个司,垂直管理环境保护机构,并将排污费改为环境保护税,这反映了中央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改变现有模式、建设绿色中国的决心。但是每年冬天,中国北方的雾霾都是对国家环保事业的一次巨大考验。
就在2017年元旦前后,京津冀地区连续7天遭受严重雾霾天气,pm2.5指数一度脱离图表。去年12月15日,环境保护部宣布,已派出13个检查组,对各地应对重污染天气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严厉打击企业排放超标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重点企业和燃煤设施的监督检查,并实施限制机动车辆等措施,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赵亮告诉《泰晤士报》记者,去年年底,检查是通过从各地抽调执法人员组成检查组,前往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和河南省进行交叉检查进行的。比如“河北去河南,山东去河北”,检查的重点主要是应急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主要是针对企业。
三个月内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检查,反映了环境保护部扭转京津冀地区气体质量恶化的态度。据赵亮介绍,这与反复出现的重污染天气有关:“从去年12月到春节,以及元宵节前后,京津冀、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市都经历了重污染天气。”如果一次检查不能解决问题,再试一次。“两个月过去了,监督水平提高了,这是监督是主体,威慑更大的标志。”
两次检查的另一个区别是去年年底的检查周期较短。监督将持续一个月,强度明显不同。
根据环保部官方网站发布的最新消息,截至2月18日,18个检查组走访和检查了231个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点名批评了河北、北京、德州、山东、郑州、焦作等地,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移交给了地方政府。
受监督的区域在互相等待
与此前对京津冀地区的“重点关注”不同,此次检查还涉及到了山西、山东和河南,这三个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突出,造成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对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的考察表明,环境保护部加深了对华北雾霾的了解。
自去年底以来,临汾空的气体污染一直居高不下,临汾空的二氧化硫含量也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1月19日,环境保护部因环境问题首次约谈了山西省临汾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环境保护部发布通知称,采访发现临汾市大气环境存在五大突出问题,如焦化、钢铁等工业企业非法排放污染物。今后,我们将把重点放在污染物的监测和防治上。
赵亮认为,环境保护部在采访临汾后组建了一个检查组,然后前往临汾,这相当于“回顾”临汾,检验采访的效果。
1月中旬,赵亮带着他的团队调查了临汾当地的工业污染。据赵亮说,视察队进驻三天后,临汾市环保局想见他,可能会为他安排一次讨论。讨论的内容是赵亮小组在临汾调查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以及如何纠正这些问题。
根据环境保护部提供的信息,检查组走访了被检查城市的相关部门,听取了汇报。例如,在石家庄市,检查组走访了市发改委和市大气办,听取了两个部门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和重污染天气应急支持发展情况的汇报,并询问了相关问题。在唐山的检查组访问了发展和改革,住房建设,商业,工业信息,农牧业和质量监督部门。邢台检查组走访了发展和改革、工业信息、土地、环境保护、农业和工业、住房建设、农业、质量监督和商业等9个市级部门,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监督。
空的气体污染涉及广泛的领域。在检查组走访的部门中,环保机构仅占一小部分。从环境保护部的访谈机制可以看出,国家重视环境保护,赋予了环境保护部对地方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监督的信心和能力。《环境保护法》不是一句空话。
环保部在2月18日的吹风会上,除了公开走访和采访外,还透露了检查组的另一种工作模式:“唐山市检查组实行例会制度,建立了日常工作台帐,成立了暗访调查组。”
面对环保部的监督,各地紧急动员起来。陕西省环保厅决定在2月13日,也就是检查组入驻的前两天,在全省第一季度空开展专项气体质量监督。根据山西省环保厅文件,此次检查的目的是“通过监督检查和抽查,发现具体问题,督促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履行职责,推动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坚决遏制1月份大气环境质量下降趋势,实现全省环境质量一季度良好开局。”
监督的重点是“监督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制的建立和运行,是否形成了党政同责、一岗两责、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是否存在责任不清、责任规避现象。”这相当于在参加环保部“大考”的同时参加内部考试。
山西省的检查将于3月20日结束,持续35天,比环境保护部的检查周期长5天。
根据环境保护部的报告,临沂市目前检查的问题是:“临沂金能焦化有限公司燃料堆场积尘较多,抑风抑尘措施不到位,部分燃料裸露堆积。”它体现了检查组“监管企业+监管政府”的结合,从具体问题出发,对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梳理和压缩。
压力在河北这边
京津冀地区集中在首都北京和直辖市天津。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该地区的雾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2016年1月起,第一批中央环保检查组选择河北作为检查地点。
在政府层面,京津冀地区初步建立了应急响应、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等工作体系。《京津冀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限期治理规划》、《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2016-2017)》等政策相继出台,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框架和约束目标基本完成。其中,《京津冀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将比2013年降低40%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继文指出,要在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河北,因为工业部门位于河北,需要进行能源改革。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也表示,京津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压力在河北方面”。
《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河北的产业结构也悄然发生了变化。2015年前,河北省第二产业以冶金为主;2015年后,装备制造业是主要任务,装备制造业已上升到更高水平,对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影响深远。
然而,与京津冀地区日益严峻的空气体污染形势相比,这些进展仍显不足。张贵指出,“河北目前的困境主要是内外制约造成的。首先,国际环境不好;其次,环境破坏和低效率迫使河北转型。在这种压力下,河北积极承接京津的先进产能,但河北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客观上难以承接先进产能。据统计,2014年,京津冀地区的煤炭消费量占总能耗的71.6%,而单看河北,这个数字就高达88.6%。
张贵还提出了一些积极的趋势:河北正在寻找新的动能,包括大数据、新一代信息产业、物流业等。以这些高附加值产业为驱动力,河北的产业升级有一条可走的道路。
在技术层面,京津冀地区也在建设“联合防控”体系,并逐步将周边地区纳入体系。《时代周刊》记者了解到,联合防控体系将在污染源监测、污染预警和区域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题:三十天十八城从督企到督政 环保部京津冀破霾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