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60字,读完约8分钟
[摘要]30多年前,“三天一楼”的“深圳速度”被“一天46项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所取代,成为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新诠释。
《时代周刊》记者陆璐来自深圳的羽毛球
几个月前,一篇名为《新深圳速度:一天46项发明专利》的文章在一个朋友圈子里放映,用数字展示了深圳科技创新的惊人能量。
30多年前,“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被“一天46项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所取代,成为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新诠释。高校被认为是科技创新的引擎,但深圳却出现了这样的成就,那里只有六所高校。
30年来,经济的全面开放和政治的稳定共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与经济领域的全面开放不同,科技领域的创新大多由政府推动,由高校和科研机构实施,大多采用行政管理模式。这导致了科技创新与市场的脱轨,科技与经济之间的“两张皮”现象一直存在。
这就需要改革科研体制。深圳成熟的工业环境和良好的创新生态自然为科技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土壤。从一个高等教育小镇到一个科研大城市的华丽转变背后的秘密,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的推动:市场驱动和科技创新体系改革。
“深圳面积1996平方公里,是离硅谷最近的地方。过去,深圳的新R&D机构在全国表现最好。今后,深圳应继续发扬优势,创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曾专门从事深港式科研和创新的吴谨西表示。
中国科学院的“实验场”
2006年3月25日,当范剑平接任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踏上南下深圳的列车时,他实际上并不知道他所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先进所”)会耍什么花招。
“这是一个似乎没有学科结构的研究机构,听起来好像没人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十年后,在深圳南山高等研究院的办公楼里,范剑平向《时代周刊》记者回忆道。南下前一个月,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成立的高等研究院在深圳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原副所长范剑平被任命为高级研究所所长。
在参考了许多国外大学建立的先进技术研究机构的做法后,先进研究所确立了两个方向:第一,为深圳和珠江三角洲现有产业提供核心技术;二是建立新产业,即为区域经济发展准备未来的核心技术。此外,与传统科研机构最大的区别是,先进的研究所没有学科结构,实行理事会管理。
这相当于在遵循行政管理模式的科研管理系统中挖了一个洞。
“理事会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模式。前者只有一名领导人,与“人力、财力和物力”有关的制度由研究所附近的一个理事会制定后可以有效实施,并可以在近距离进行有效监督。会后后者的具体实施是由隐藏在会议背后的各委员会、办公室和局实施的,实际上是由多个领导人实施的。”范剑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这一点。
现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方向和制度创新激活了高等院校的活力。以科研为重点,依托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微观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高级研究院聚集了一大批科研精英,推动了深圳机器人(300024,买)、高端影像、低成本健康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十年来,先进研究院与华为、中兴、腾讯、美的等知名企业签订了426个产业委托开发和成果转化合同,并与企业合作共同申请了654个政府投资的生产、教育、科研项目,横向合同总额达到3.53亿元,带动新工业产值超过200亿元,拉动社会资本超过30亿元,设立了5个产业发展基金,外资总额超过4亿元。
为了更好地满足深圳产业发展的需要,2016年5月,由深圳高等技术学院建设的深圳高等技术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国家科技大学深圳学院)正式成立,计划从2017年起以7:3的比例招收科学、工程和医学方面的硕士和博士,今后招生规模将逐年扩大。
从新的国有体制到政府对私营部门的援助
与稀缺的大学资源相比,深圳有许多以孵化科技成果为主要目的的创新载体。
根据深圳市科委提供的《深圳创新体系调查报告》,截至2015年11月,深圳各级创新载体有1247个,与2011年底的563个相比,不仅翻了一番,而且年均增长率超过20%。根据最新数据,2016年,深圳新增210家创新运营商。
同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继续快速增长。2016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9222.06亿元,同比增长11.13%;实现增加值6560.02亿元,同比增长12.18%。企业自身建设、校企合作、政校企共建等创新载体为深圳的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早在30年前,深圳的政府官员就意识到,在短时间内建设一批一流大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解决科技资源缺乏的问题,深圳显然不能走北京、上海的老路。
20世纪90年代,深圳开始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1996年,清华大学和深圳市政府联合投资8000万元建立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为中国第一个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科研平台。
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行企业化运作。这种被称为“四个务必”的新型科研机构,一方面要注重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从市场上“找到自己的食物”。他创造的许多管理模式和经验后来被北京大学高级研究所、深圳研究所等一批“新国企”科研机构所借鉴。
截至2016年5月,已有58所国内外知名大学聚集在虚拟大学园区,这是深圳科技转型的重要载体。其中,有42所中国大陆大学,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6所香港大学,如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7所外国大学,如乔治亚理工学院。
这也为人才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据深圳虚拟大学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016年9月,虚拟大学园区16年来共培养了21万多名科技人才,其中博士1672人,硕士4.095万人,本科生4.6万人,订单式培训6.6万多人,实习生4000多人,博士后140人。
除了“国有新体制”机构外,近年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深圳光启先进科技研究所等一批新的科研机构通过“政府扶持民营”的形式,在推动源头创新和快速产业化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努力。例如,广汽拥有全球超材料领域86%以上的核心专利,而DJI的创新消费无人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70%左右。
有待解决的创新障碍
作为中国第一个颁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条例的城市,深圳率先“吃螃蟹”。然而,自其发展以来,阻碍创新的政策和制度障碍依然存在,城市资源短缺和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不容忽视。2016年,深圳房价飙升,当地企业总部将搬出的消息频频传出。虽然后来被证明是不真实的,但它暴露了一些潜在的风险,限制了深圳的创新和发展。
一位长期观察深圳城市发展的专家告诉《时代周刊》记者,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的开拓精神逐渐消失,官僚主义和保守享乐主义抬头。"这是深圳目前应该考虑的一个严重问题."。
这种工作作风也遭到了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在担任深圳市委书记期间的公开批评。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深圳科技创新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企业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大部分创新成果属于跟随创新的范畴。然而,未来产业升级所需的“科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研究的积累。仅仅依靠现有特色院校的建设,深圳很难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保持优势。
2017年,深圳市政府提出从今年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包括布局十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立十个基础研究机构,建立十个诺贝尔科学家实验室,以弥补基础创新能力的不足,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国际竞争的机遇。其中,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和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强占(Robert强占)为首的研究机构已于去年底相继挂牌成立。
日前,深圳市科委回复《时代周刊》记者,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仍处于规划阶段,两个诺贝尔奖实验室开始组建科研团队,并向全球采购相关科研设施。
“上半年的主要准备工作预计将在下半年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些实质性进展。”中村修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回应道。
标题:解码珠三角引擎:创新深圳输出模式
地址:http://www.tehoop.net/tpyxw/5802.html